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首页  学院新闻

刘艳红院长“东南大学2015新生文化季‘初识东南’名家系列高层演讲”首场讲座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5-09-27 发布人:

923日下午,人文讲座报告厅(教三105)座无虚席,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法学院院长刘艳红教授在这里带来主题为“法的精神和要义”的精彩讲座,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东南,在东大找到属于自我的法律信仰。本场讲座是“东南大学2015新生文化季‘初识东南名家系列高层演讲”的首场讲座。

 

下午两点,刘艳红教授面带微笑、步入讲座室,全体起立,报以热烈的掌声。讲座开始,刘教授就结合自己在东大这样一个以理工为主的大学教学及工作的经历谈起自己的感受,她谈到,理工类大学不缺乏创新与创造,但更加需要人文氛围的熏陶。随着整个社会加快转型的节奏,法治被推到了时代的风口浪尖,她认为同学们对法律的热切关注是远远不同于往日的,举办这样的讲座,能帮助大家提高人文情怀,拥有自我的独立认识。而如今的法学固守自己的一块土地的老做法已非可行,需要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使法学获得新的发展,于是她结合今年法学院的教学改革,用“吸收怎样的经验,得到怎样的果实”来告诉同学们正确培养自我的法律和人文意识的重要性。

 

 

  

“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刘艳红教授形象幽默地用情商”“游戏”等大家熟悉的概念和社会现象来解释法律的含义,是大家更好地理解讲座的主题。刘教授从古代中国和古代西方社会两个维度阐释了”什么是法这一命题。对于当下社会对西方法治的推崇,刘教授强调道,“我们不能抹杀事物的多样性,我们要对法律社会保持应有的自信,也不能太过理想化,要尊重差异。”
    为了更好地解读关于法学的不同观点,刘教授提出“法和国的关系”这一问题,同学们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两者的关系及其效果受到社会情况的制约”,刘教授谈到三个不同的学论,自然法代表理性,实证法代表规则,社会法代表经验。然而,这些观点是参差不齐的,刘教授引用霍姆斯的名言“法律的逻辑在于经验”来告诉同学们法律的本质其实是一样的,总结来说,法与律一致,实际上都是要约束人的行为规则,调整社会关系,使人类社会更具理性和正义。她着重强调,法代表的是一种秩序,或者说是一种对美好未来的追求。通过制定优良的法,法可以创造一种新的秩序,这种秩序是符合人类理性的,也就是一种正义的秩序,这种追求,体现的是法所蕴含的基本价值。
明确了法的概念以后,刘教授接着谈到了法治。法治的背后是一种根植于社会意识深处的对规则的敬畏,没有这种对规则的敬畏,就没有法治可言。而法治思维强调一种以合法性为判断起点,以公平正义为判断终点的逻辑推理方式。法治思维强调一种以合法性为判断起点,以公平正义为判断终点的逻辑推理方式。刘教授引用习主席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做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若干决定》中的一句话: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她认为这句话提纲挈领的指出了法治的实质内涵以及我们怎样才能实现法治。结合上述法治的内容,刘教授再次深化了法的概念。法,既是现在之学,也是未来之学;它除了要对当下社会的运行加以规制,还要对未来有所追求。她提出,只要我们的社会还有不公,还有邪恶,那法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就不会停歇。

    接着刘教授回到了讲座的主题:法律的精神。她谈到,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对这一问题宏观、全面的阐述,然而今天,她通过对这个题目加以提炼,使同学们可以把握问题的核心,而无需被纷繁复杂的抽象概念所困惑。她谈到西方社会不切实际不看事情真相盲目指责中国在法律体系上存在许多疏漏。她认为这就警示我们在思考法律的精神时,不能局限于一种形式主义的视角,而应当从实质出发,考虑多个方面,用多维度的检视来克服绝对形式主义可能产生的种种问题。借用王国维先生的做人三重境界,她总结看来研究法律也需要三重境界:第一个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处于这个境界的人只能看到法律条文本身,条文规定了什么,他就只能学到什么;而随着研习的深了,便进入了第二个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到了这个境界,他便能透过条文本身,对法条进行一系列的解释,在不同的解释中领悟之前所不能领悟的真谛;而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加深,便进入了第三个境界,这时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达到第三重境界,已经不局限于对法条本身进行解释,更多的是开始思考解释背后更深层的哲学人文社会等因素,法律虽然还是法律,但已经被拆解又复原,不同于原先只有形式的空壳,此时在行式的下面,还有丰富的人文内在予以支撑。

通过刘教授的细致讲解,同学们对法律及其精神都有了新的认识。最后,刘教授回到了开始提出的工科类大学缺乏人文氛围的问题。她认为近年来频发的大学尤其是理工科大学中的暴力事件,其本质正是学生在学习科技的同时,缺乏人文、法律素质的培养。而她强调到“法律、人文及科技是无法分开的,大学生在重视科学技术、自身知识储备的同时不能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法律意识的提高。”刘教授寄语在座的学生,大学四年,不仅要学到人的德行、人的幸福、人的价值等关于人自身认识以及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格的学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自身的人格素质、独立思考和价值判断的智识能力。

最后,她引用了康德的名言“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他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她说,仰望头上的星空体现了我们对未来的追求,而这种追求油内限于道德律的支配,或许这就是对科技、人文还有法律相融合的最好诠释。

刘艳红教授的讲座让同学们与东大的初识多了许多的曼妙。“归帆宜早挂,莫待雪纷纷。”四年时光,不应悔过,而应会过。在最该提升自己思想水平和知识水平的年纪,选择正确的前进方向。让我们明辨现在,放眼未来,在东大,写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传奇。

                                                                               (文  曲慧 /图 王哲)  

 

Copyright © 东南大学法学院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南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