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首页  学院新闻

东南大学首届“秉文文科实验班”之“公共治理与法治发展”课程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17-12-20 发布人:

    东南大学首届“秉文文科实验班”之“公共治理与法治发展”课程从2017年9月27日至2017年12月13日,共十位老师分别就十个主题授课,课堂形式多样,反响热烈。

    2017年9月27日,本课程第一节课由我院副院长李煜兴副教授以“转型社会法律之治”为题向“秉文班”授课。李煜兴副教授从社会转型与国家治理新课题、十八大以来绘制的法律蓝图、法治中国建设的前景与趋势,以及关注社会、关注法治四个大方面向同学们介绍了当前中国的法治现状,以典型的社会热点案件调动起同学们的兴趣,用诙谐的话语向同学们介绍了法的基本概念,并在其中积极与同学们互动,同学们纷纷畅谈他们对法的认知,课堂效果极佳。

    2017年10月18日,正值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周佑勇教授,在“秉文班”的“公共治理与法治发展”课程中开讲,周佑勇教授从法的时代性和本土性出发,为同学讲解读了“大变革时代的中国法治发展”。周佑勇教授从四个角度阐述了改革与法治之间的关系,最后从六个方面概括了当下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六大改革内容,用平实但生动的语言剖析了“大变革时代下的中国法治发展”这个宏大的命题。同学对周老师的授课内容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和学习热情,抓住难得机会向周老师提问,周老师一一耐心解惑。

    2017年10月25日,孟鸿志教授为“秉文班”的同学带来了主题为“依法治国与法治政府建设”的课程。孟鸿志老师从十九大报告入手,说明了为什么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与关键,并回顾了依法行政的由来及其发展。孟鸿志老师又通过解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向同学们阐明了什么是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和基本要求。然后,孟鸿志老师提出 “6法+其他法”的新颖表述,向同学们讲解行政法律法规的理论与实践,并列举“张氏叔侄案”、“麻旦旦案”等典型案例重点介绍了《国家赔偿法》在实施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孟鸿志教授从理论与亲身经历,向同学们介绍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与展望。最后,孟鸿志教授通过“徐玉玉案”介绍了互联网时代下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意义,引导同学们探讨了我国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

    2017年11月1日,汪进元教授为“秉文班”的同学带来了有关“宪法事例与法治发展”的精彩授课。课程的第一部分,汪进元教授通过“宪法创制和修改的事例”,让同学们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了解了宪法的制定、内容和地位。课程第二部分,汪进元教授着重讲解了宪法与国家权力构成的关系。汪进元教授深厚的知识储备、生动的实证分析、幽默的语言风格以及独到的学术见解,启发了同学们对法学研究的浓烈兴趣。

    2017年11月8日,龚向和教授以“人权的发展及其法律保障”为主题为“秉文班”的同学带来了一场人权盛宴。龚教授的“人权的发展及其法律保障”课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什么是人权”、“人权的历史发展”及“人权的法律保障”,内容丰富紧扣主题。龚向和教授引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新权利名词“亲吻权”、“同性婚姻自由权”“视觉卫生心理权”等案例,引导大家思考什么是人权,让同学们对人权的概念与意义有初步认识。

    2017年11月15日,肖冰教授为“秉文班”的同学们主讲了一堂主题为“全球治理视野下的中国法治”的课程。肖冰教授从“治理”的国内语境和国际语境出发,分别介绍了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中国国家治理的法治化和全球治理的法治化,并指明中国法治发展与全球治理法治化的双向互动关系。肖冰教授的授课从问题出发,既包含国内法知识又涵盖国际法知识,既有基础知识讲解又有最新理论发展,既有理论启蒙又有实践分析,整体逻辑清晰、框架明确,为同学们奉上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2017年11月22日,陈洪兵教授以“刑法与生活”为主题为“秉文班”的同学带来了一次精彩的讲课。陈教授通过分析“赵春华非法持枪案”、“复旦投毒案”、“快播案”、“陆勇案”、“呼格吉勒图案”、“徐玉玉案”、“邓玉娇案”等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的典型性案例,指出了我国刑法“厉而不严”的现实特点,并对需要完善的相关法律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陈教授指出,司法机关在判决相关案件,特别是在判决刑事案件的时候,不能生硬地套用刑法条文,还要考虑到现实因素,让法律体现出人性化的一面。,陈洪兵教授深入浅出、幽默风趣的讲解,渊博的学识,使同学们收获颇多。

    2017年11月29日,我国著名刑法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东南大学法学院兼职博士生导师张明楷教授应邀莅临我校,为首届“秉文班”的同学做了题为“法律是什么”的专题讲座。讲座伊始,张教授援引奥登的话告诉我们:“法律就是法官先生居高临下,清晰而庄严地宣布,法律是我从前告诉过你的话;法律就是我的理解,一如你所知道的那样,法律不过是我重新作出的解释,法律就是法律。”在随后的讲座中,张明楷教授从自身经历出发,分别用“法律是正义”、“法律是由文字表述的正义”、“法律是从生活事实中发现的正义”三句话向我们具体阐释了“法律是什么”。张教授谈到,尽管在不同的场合中正义呈现的面孔不尽相同,但朴素的正义感却始终根植于每个人的内心。因此,在学习法律中我们需要这样的正义感,也就是法律正义感,正义感和直觉有利于法律的学习。张教授还谈到,正义要以文字固定下来,若无文字固定正义的内容和定义,则无法治可言。法律由文字固定后,每个人就有了自由,可以根据法条得以知道自己行为的限度。最后张教授指出,虽然法律由文字表述,但是文字只是告诉我们法律真实含义的一个线索。我们还应该从生活事实中不断发现法律可能具有的含义。

    2017年12月6日,东南大学计算机学院漆桂林教授为“秉文班”同学授课。漆教授以计算机学科所特有的数理思维和算法逻辑给同学们讲解了在法律领域人工智能虽带来的全新应用与挑战。漆教授以“阿法狗”为切入点,为同学们介绍了国内外各大软件公司在人工智能技术上的投入与研发状况。随后,结合具体实例漆教授为同学们讲解了人工智能当今发展的四个方向,即如何通过计算机实现对知识的表示与推理、计算机是如何实现自我的学习、自然语义处理的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发展与演进。最后,结合自身在法律人工智能研发中的经验,为同学们介绍了人工智能在法律领域中一系列突出成果,如智能检索、类案推荐、文书自动化处理、量刑智能辅助等。

    2017年12月13日,我院钱小平副教授给“秉文班”同学授课,讲授“腐败与社会治理”。钱小平副教授的授课内容主要包括“腐败的定义”、“腐败治理的世界共同话语”、“中国的腐败与反腐败”和“新时代中国反腐立法体系完善”四大部分。钱小平副教授以央视热播反腐剧《人民的名义》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腐败,什么是刑法中的腐败”新颖活泼,引人入胜。钱小平副教授又引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向同学们讲述人类历史的反腐败进程,以及当今世界反腐败新形势和现状,同学们对法学的学习充满了向往。全场气氛热烈,学生听课认真,师生互动氛围良好。

(文/董亚男/相赐 /刘彤/王炎/董笑梦/张颂昀/程金波/龚善要/杲沈洁,摄影/董亚男/相赐/刘彤/王炎/张颂昀/程金波/龚善要/杲沈洁)


Copyright © 东南大学法学院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南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