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王禄生副教授应邀出席第10场智慧检务沙龙

发布者:中国反腐法治创新网发布时间:2018-01-23浏览次数:97

2018年1月18日,以“智能语音+检察工作”为主题的第10场智慧检务系列沙龙,在此技术的研发诞生地——安徽合肥举行。本沙龙是由正义网主办,科大讯飞协办,并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安徽省人民检察院为指导单位的一次研讨盛会。各地检察院的领导,高校的专家学者及科技企业技术专家等200余名与会代表,围绕着包括智能语音系统在内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检察工作中的深度应用发表讲话、进行探讨。中心王禄生副教授参加了本次主题沙龙。

本场沙龙分为四个单元:领导致辞及主旨发言;智能语音应用实践参观学习;特邀嘉宾主题发言;自由交流讨论。

中心王禄生副教授在本沙龙的特邀嘉宾主题发言单元,围绕着三个层面对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检务作出了深刻的分析:一是检察大数据与司法系统综合配套改革的时代背景,二是员额制与人员分类管理,三是检察大数据的具体工作思路。

随着十九大的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总体战略指导;中心王禄生副教授针对这一时代背景解读了它对智慧检务工作得以深入开展的影响。另外,基于科技在社会治理和在政法工作中的作用被日益强调,以及大数据本身具备的技术优势。王禄生副教授认为大数据在检察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中大有可为。

除此之外,王禄生副教授以司法体制改革中员额制与人员分类管理为切入点,介绍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点是检察员额制与人员分类管理改革的配套需求,即将“检察员额统筹管理”、“检察员额动态调整”、“员额检察官遴选”、“员额检察官退出机制”互相统筹,综合配套,以对检察人员工作质效的实时、动态、精准评估,建立一套跨地域、扩层级、跨部门、跨岗位的科学评估体系。第二点是检察员额制与人员分类管理改革配套需求的技术解决方案,即基于自然语义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一套案件权重的大数据测算系统,该系统应具备三个要素:(1)它需要立足于所有数据,做到全样本覆盖。(2)应将实体数据与程序数据相结合。(3)立足于员额动态调整、省级人财物精准分配、检察官责任制,推行综合配套改革。第三点是检察员额制与人员分类管理改革的配套需求:(1)还权一线检察官。(2)优化检察权运行机制。(3)放权不放任、监管不缺位。


最后,他提出了各级检察院在推动检察大数据工作运行时的工作思路:一是要与检察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以及落实十九大精神紧密结合;二是大数据解决不了所有问题,因此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三是最高人民检察院信息中心可以即时出台《大数据与检察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规划》,明确技术需求和技术路线;四是各级检察机关要充分依托检察信息化建设1.0/2.0/3.0的成果,不要轻言推倒重来。

智慧检务沙龙自2016年1月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九场,成果显著,效果良好。它原为检察大数据应用沙龙,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检查技术信息研究中心指导、正义网主办的系列研讨活动,该系列沙龙旨在挖掘和展示各类检察业务的科技亮点,探讨检察业务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方法和路径,进一步助推全国检察机关的智慧检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