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成功举行“转型国家腐败治理经验”国际研讨会

发布者:中国反腐法治创新网发布时间:2019-09-22浏览次数:1313

      9月14日至15日,由江苏高校哲社重点研究基地东南大学反腐败法治研究中心和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刑事法创新学科”主办,东南大学法学院和东南大学纪委办公室承办的“转型国家腐败治理经验”国际研讨会在东南大学举行,江苏博事达律师事务所和北京市君泽君(南京)律师事务所协办。参加此次会议的有联合国毒品与犯罪办公室腐败与经济犯罪部研究员Vladimir Kozin,英国考文垂大学金融与经济廉洁中心研究员Donato Vozza,匈牙利佩奇大学教授Gal Istvan,塞尔维亚商业大学教授Zoran Pavlovic,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松泽伸,韩国全南大学教授李基秀,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法学院副教授Bogdan Bulai,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法学院副教授Petrut Ciobanu,克罗地亚奥西耶克大学法学院副教授Igor Vuletic等9位来自8个国家的外国专家代表,以及包括东南大学在内的18个高校的专家学者、监察机关及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知名律师等共计60余人。

  开幕式由东南大学反腐败法治研究中心主任、东南大学法学院院长刘艳红教授主持。任利剑对东南大学悠久的历史以及法学院办学特色予以介绍。魏昌东首先代表主办方真诚感谢全体到场的嘉宾。主办方首次邀请了罗马尼亚的两位教授,其中一位教授是罗马尼亚律师协会的副会长。中国是一个勇于创造奇迹的国家,不仅体现在现代化建设中,也体现在腐败治理上。希望借助本次会议能够就腐败治理的高难度问题进行交流。接下来是主旨发言环节。袁其国以“试论监察法的几个特点”为题,在介绍了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的基本情况后,指出监察法是党和国家自我监督、第一部融组织法和程序法于一体的源头性和引领性的法律。孙国祥以“反腐败刑事政策现代转型理据和进路”为题,指出中国的腐败治理正在转型,而反腐败刑事政策现代转型的理据在于国家腐败治理的战略选择、体制机制的转型、腐败治理目标的设定三个维度的深刻变化,其转型出路在于重视法律与政策的关系、关注腐败治理对象的复杂化等方面。

  随后,以下主题研讨单元依次进行。第一单元以“中外反腐败刑事立法”为主题,就中国、匈牙利、美国、罗马尼亚与日本的反腐败刑事立法展开研讨。该单元研讨得出:70年的中国反腐法治体系应从反腐的立法建构、公权合规计划引导不能腐的立法体系建构等途径予以完善;匈牙利的经济刑法为商业贿赂的打击提供了依据;《美国海外防腐败法》(FCPA)在对企业的刑事管辖上更注重贿金背后的目的;罗马尼亚的刑法典对贿赂犯罪与匈牙利类似,但主要由秘密侦查和专门机构调查腐败犯罪;日本反腐主要依据《外国公职人员反贿赂法》等各国在反腐立法方面的建树。第二单元以“反腐国际合作机制”为主题,对《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美惩治职务犯罪刑事法治、反腐败国际追逃的法律适用困境、国际追逃追赃案件诉讼程序衔接、以及中国职务犯罪追逃追赃长效机制构建等方面进行探讨,指出反腐既需要各国完善本国的反腐机制,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第三单元以“反腐败刑事政策”为主题,围绕韩国推进引入腐败犯罪“司法协助者刑罚减免制度”的动向、中国的“终身监禁”及腐败惩罚力度、罗马尼亚腐败犯罪、克罗地亚在医疗领域反腐的刑事政策、洗钱和资产转化等角度对国内外反腐刑事政策的相关规定予以探讨,指出韩国对“司法协助者刑罚减免制度”的引进持慎重态度;中国的“终身监禁”具备从严治腐与减少死刑的双重功能,提高对腐败犯罪的惩治力度有其必要性;而罗马尼亚针对腐败犯罪设立了专门的调查机构,但其调查困境重重等都反映出反腐进程充满挑战,腐败惩治与预防中须更突出预防,但也需要各界力量的参与。第四单元以“企业腐败预防机制构建”为主题,从公司腐败犯罪预防、企业合规、法人贿赂案件量刑等方面展开讨论。刑事企业合规是预防反腐败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转型期国家应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以及配套机制激励刑事企业合规。 

  腐败是一个世界性的痼疾。本次论坛的召开,探讨了国内外在反腐进程中的进程、困境与出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增进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在反腐学术研究上的相互了解,为国家间互相借鉴反腐合作治理经验,建立反腐败合作机制,加强腐败源头治理提供了良好的沟通平台。

  (来源:法制日报,文字由东南大学法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