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九龙论法”研究生学术论坛系列活动之三

发布者:发布时间:2009-05-11浏览次数:309

 

 

 

法学院“九龙论法”研究生学术论坛系列活动之三
——关于“人肉搜索”的法学思考
 
一、活动背景
人肉搜索就是利用现代信息科技(电视、电脑、广播、新闻报刊等),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人碰人,人挤人、人挨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变枯燥乏味的查询过程为一人提问、八方回应,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声呼唤惊醒万颗真心,千方百计地的搜索体验。
人肉搜索引擎是指利用人工参与来提纯搜索引擎提供信息的一种机制,在人肉搜索引擎的发展史中,其强大搜索能力几乎每天都在网络上重复上演着,一系列著名事件相继产生,诸如女子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华南虎事件、死亡博客事件、天价理发事件、辽宁女事件、李铭佳侮辱周总理事件以及最近发生的校内脑残女事件等等。在由衷赞叹人肉搜索引擎强大威力的同时,一些人对它的存在也表示了自己的忧虑,从而逐渐形成了正反两方针锋相对的观点。对人肉搜索持肯定态度的一方认为它不仅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揭露一些事件背后的真相,维护社会道德秩序,还可延伸到网络无法触及的地方,拓宽了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充分发动了人际网络的力量,将互联网“互助、分享”的精神发扬光大。地震发生后,人肉搜索跨越时空限制,协助很多灾区人民亲友团聚。反对的一方则一针见血地指出,未经授权公开资料是对隐私权赤裸裸地侵犯,而人肉搜索的参与者们有成长为网络暴民的趋势。
人肉搜索究竟是互助精神的体现还是一种新的暴力?人肉搜索究的利弊衡量,孰轻孰重?面对人肉搜索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应对?这些问题值得每一个人深思,作为未来的法律人,我们也应密切关注时代前沿发生的细微变化,有必要对“人肉搜索”这一新生的事物进行法学上的思考。
二、活动形式
学术报告。即先由报告人(本期的报告人为08级法律硕士研究生王佳云同学)做前期准备并主讲,然后与会同学就报告人的报告,广泛讨论、自由发言,最后由嘉宾老师点评总结。
三、参与人员
1、嘉宾老师:法学院民商法教研室陈玉玲老师、任丹丽老师;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教研室陈道英老师。
2、法学院08级硕士研究生;法学院部分博士生、本科生。
四、活动时间及地点
时间:2009年5月14日(下周五)晚6:30。
地点:九龙湖校区法学院四楼会议室。
 
 
法学院分团委、法学院研究生会
2009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