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禄生:工作重心变迁:大数据视野下的四届四中全会

发布者:李震发布时间:2014-11-11浏览次数:678


工作重心变迁:大数据视野下的四届四中全会

东南大学法学院 王禄生

  

摘要:大数据分析显示,近四届四中全会公报文本关键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上述变化反映出不同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的变迁:由强调经济改革,到强调党的建设,再到强调法治建设。大数据提供了认知四中全会的全新视角。

关键词:四中全会 全会公报 大数据 词频分析


一 第十五届四中全会以企业改革为重心

十五届四中全会于1999919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会后发布的大会公报全文共2644字。笔者采用专业词频统计软件对大会公报全文关键词进行了大数据分析,并在排除虚词、连词和介词之后进行排序。从词频统计分析的结果来看,第十五届四中全会是名副其实的企业改革会。

具体来看,在大会公报文本中排名前五位的关键词是“企业”49次、“国有”32次、“经济”26次、“发展”22次和“改革”16次。通过串联关键词,我们能够大致推断出这届四中全会的工作重点——“经济”领域的“改革”,尤其涉及到所有制(“国有”)和市场主体(“企业”)的“发展”。

1:第十五届四中全会公报关键词词频排名(单位:次)



值得注意的是,意识形态关键词在本届全会公报中出现较少,共计21次。其中,“党”只出现了14次、“社会主义”5次、“马克思列宁主义”0次、“毛泽东思想”0次、“邓小平理论”2次。


此外,法治关键词在本届四中全会公报中几乎绝迹,仅有3次。其中,“司法”、“依法”和“法律”等关键词都只出现了1次,“法治”则完全未被提及。这充分说明“法治”议题并非十五届四中全会的工作重点。


二 第十六届四中全会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心

十六届四中全会于2004916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会后发布的大会公报全文共3367字。从词频统计分析的结果来看,十六届四中全会是“党的建设会”。

在十六届四中全会公报文本中,排名靠前的关键词是“党”70次、“建设”40次、“执政”32次、“坚持”23次、“加强”21次和“能力”14次。由此,我们便能总结出十六届四中全会是一次“建设会”,它围绕“坚持”和“加强”“党” 的各种能力“建设”为核心,其中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中之重。

2:第十六届四中全会公报关键词词频排名(单位:次)



意识形态关键词在本届全会公报中的词频有了大幅度提升,由21次增长到96次,增长了3.6倍。其中,“党”70次、“社会主义”13次、“马克思列宁主义”1次、“毛泽东思想”1次、“邓小平理论”4次和“三个代表”7次。数据显示,意识形态在本届四中全会版图中的重要性已经远远超过十五届四中全会。

法治关键词在本届四中全会公报的词频也有一定的提升,由4次增长至7次。其中“依法”4次、“法治”2次、“法制”1次,“司法”和“法律”均未出现。数据显示,“法治”议题仍然是本届四中全会的边缘话题。


三 第十七届四中全会依然以党的建设为重心

十七届四中全会于2009915日至17日在北京召开召开,会后发布的大会公报共4921字。从词频统计分析的结果来看,十七届四中全会依然是“党的建设会”。

具体而言,大会公报文本中词频排名靠前的关键词分别是:“党”149次、“建设”58次、“发展”31次、“坚持”22次和“推进”19次。关键词与十六届四中全会高度相似。从关键词上就能分析得出十七届四中全会重点关注“建设”,其核心在于“坚持”、“推进”“党”的“建设”和“发展”。

3:第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关键词词频排名(单位:次)



意识形态关键词在本届全会公报中的词频进一步提升,达到了近四届四中全会的最高峰(175次)。其中“党”149次、“社会主义”16次、“马克思主义”8次、“毛泽东思想”0次、“邓小平理论”1次和“三个代表”1次。

法治关键词在本届四中全会公报文本中全军覆没。数据再次凸显了法治议题长期以来并非四中全会所关注的重点。


四 第十八届四中全会依然以法治建设为重心

十八届四中全会于2014103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会后发布的大会公报共5288字。“法治”议题成为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重心。

关键词分析软件的测试结果显示,本届四中全会公报文本排名靠前的法治关键词分别是:“法治”81次、“依法”46次、“法律”29次、“依法治国”23次、“司法”25次。“法院”、“检察院”、“法官”和“检察官”更是首次进入四中全会公报。结合大会公报的其他关键词(“推进”33次、“完善”24次和“坚持”24次),我们大致能够总结本届四中全会工作的重心:“推进”、“完善”和“坚持”“法治”与“依法治国”。

4:第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法治关键词词频(单位:次)



意识形态关键词词频有所下降,但仍然出现了95次。其中“党”60次、“社会主义”29次、“马克思主义”1次、“毛泽东思想”1次、“邓小平理论”2次和“三个代表”2次。


五 近四届四中全会变迁分析

(一)四中全会涉及的议题日益丰富

从数据而言,近四届四中全会最为显著的变化之一就在于大会公报字数的持续增加,从十五届四中全会的2644字,到十八届四中全会的5288字,年均增长27%。这很可能意味着四中全会探讨的议题日益丰富,这还可能意味着对特定议题的分析与探讨更加深入。

5:近四届四中全会公报文本字数



(二)四中全会重心由经济向政治再向法治转变

关键词词频的数据深刻体现了历届四中全会工作重心的变迁。十五届四中全会以经济建设为主要议题,探讨企业改制和市场经济建设,因此经济改革领域的关键词词频较高。十六届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工作重心则与十五届有显著的不同。这两届四中全会均已党的建设为重心,因此经济领域的关键词词频迅速下降,而政治领域涉及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的关键词词频飙升。十八届四中全会是第一次以法治建设为核心议题的四中全会。在数据上表现为法治关键词词频非正常的骤然增加。经济议题和意识形态议题的空间有所下降。


(三)意识形态关键词的重要性得以巩固

分析近四届四中全会公报文本,我们还能发现,意识形态关键词的词频趋于稳定且占据较为重要的部分,共出现387次。其中,“党”和“社会主义”的词频最多,分别达到293次和63次(详见表1)。四大社会主义理论中,“毛泽东思想”在四中全会公报文本出出现频率最低,一共只有2次;“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大致都在10次左右。关键词词频提升意味着公报在内容上对意识形态话题相应陈述的增加。考虑到党的中央会议的特殊性,未来意识形态关键词仍然会占据重要地位。

1:近四届四中全会公报文本中的意识形态关键词词频(单位:次)


15

16

17

18

单项小计

14

70

149

60

293

社会主义

5

13

16

29

63

马列主义

0

1

8

1

10

毛泽东思想

0

1

0

1

2

邓小平理论

2

4

1

2

9

三个代表

0

7

1

2

10

各届总计

21

96

175

95

387


(四)法治关键词的未来前景有待观察

可以说,法治议题一直以来并非四中全会关注的重点。近四届四中全会公报文本中一共只出现了191次有关法治的关键词(表2),远低于意识形态话题的387次(表1)。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不考虑十八届三中全会出现的法治关键词骤然飙升,在十五届至十七届四中全会期间,法治关键词一共只出现了10次。因此,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于法治话题的转向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过对过往法治议题缺位的“补课”。此种转向有助于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由经济向政治再向法治转变,它符合法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其对于未来四中全会议题格局的最终影响仍然有待观察。

2:近四届四中全会公报文本中的法治关键词词频(单位:次)


15

16

17

18

单项小计

司法

1

0

0

81

82

法律

1

0

0

46

47

依法

1

4

0

29

34

法治

0

2

0

25

27

法制

0

1

0

0

1

各届总计

3

7

0

181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