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刑法修正案(九)》的修订与刑法立法的演进:以刑事政策为视野
主讲人:陈兴良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梁根林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
主持人:刘艳红教授
地点:东南大学九龙湖人文学院报告厅
时间:10月24日晚7:00-9:00
主讲人简介:
陈兴良:男,1957年3月21日出生,浙江义乌人。1977年12月考上北京大学法律系,1981年12月本科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攻读刑法专业硕士研究生,1984年12月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取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刑法专业博士研究生,1987年12月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
1998年至今在北京大学法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并担任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1]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现兼任北京大学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刑事法理论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监狱学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以及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等职。
1997年入选国家教委首批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并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当选第二届“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2000年获教育部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奖;2001年“中国司法制度与司法改革”项目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4年入选教育部文科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2005年“刑法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作为课程负责人的北京大学刑法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07年获美国犯罪社会学会国际学术奖;2010年获日本刑法学会名誉会员称号。
梁根林:男,1964年6月生,江苏常州人。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现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外法学》主编、北京大学廉洁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刑事法理论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北京市应用法学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多个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
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先后获得法学学士、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1997年留校任教,历任讲师(1997年)、副教授(1999年)、教授(2005年)、博士研究生导师(2005年)。1999年至2001年兼任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2001年至2002年德国图宾根大学访问学者。2002年至2004年任北京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2004年至2007年任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2003年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科研资助。2005年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博士论文《刑罚结构研究》获首届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和“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二等奖”。连续多次当选“北大法学院十佳教师”、“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多次获得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两次获得“中国法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两次获得“北京大学文科科研成果一等奖”,2001年入选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百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