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工程法学科介绍

发布者:魏文杰发布时间:2016-09-29浏览次数:4738

东南大学法学院以“学科交叉集成,特色发展”作为法学学科发展的主轴,以“法学+”为主要发展思路,突出打造法学与东南大学优势的理工医学科交叉融合与集成创新。工程法学正是在此思路下,随着现代工程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而出现的一门新兴的法学交叉学科。它以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系统综合地研究现代工程营建与政府管制中的法律现象及其规律,建立工程与法学两者相协调的工程法学理论、知识和价值体系。

东南大学工程法学作为交叉特色学科属全国首创,于2008年在国内率先创建“工程法研究所”交叉学科研究平台,并探索法学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江苏省法学会依托东南大学工程法研究所,于2013年批准成立了江苏省法学会工程法学研究会,进一步整合了江苏省内工程法律研究力量,创建了集“理论研究、交流沟通、联合创新”为一体的平台。2015年,我院集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等院系的学科优势,因应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国家战略的实施,设立了“东南大学PPP 法律研究中心”。目前,东南大学工程法学团队围绕“一所(工程法研究所)、一会(江苏省工程法学会)、一中心(PPP中心)”的三大平台,紧扣国内外工程法研究前沿脉动,为国内工程领域的法治发展与实践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本学科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其中海外博士2人,是一支跨学科、实力雄厚、发展潜力巨大的学术团队。依托本学科,设立有东南大学工程法研究中心、东南大学PPP法律研究中心。学科成果丰硕,著有《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与索赔》、《PPP模式下城市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产品定价》、《私人主动融资(PFI)模式在公共项目中的应用》、《BOT/PPP公路项目风险和可变合同条件研究》等专著近10本,在CSSCI期刊发表学术成果30余篇,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及省部级以上项目20余项。学科教学成果突出,《工程合同管理》被评为国家级精品教材;出版了国内第一本工程法教材《工程法学》,被列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1 世纪通用法学系列教材;网络课程《工程与法律》被教育部列入“精品视频公开课程”,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现代工程管理人才“一体两翼”型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奖(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二等奖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独特,针对工程法专业学生已实行4+3模式,通过科研、教学、人才三位一体的全方位推进,工程法学科已打造成为目前国内交叉学科领域中的知名学科,并成为东南大学法学院的品牌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