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魏建国教授精彩讲座成功举行

发布者:法学院发布时间:2016-12-16浏览次数:1931

20161212日晚,黑龙江大学法学院魏建国教授在我校九龙湖校区模拟法庭为法学院师生作了一场题为“城市化时代的民生问题与社会本位法治观构建”的讲座。该讲座由法学院副院长欧阳本祺教授主持并作点评,法学院师生近百人前来聆听讲座。

首先,魏教授指出,我们今天遇到的很多城市化问题,并不是因为城市化本身造成,而是因为对城市化的理解与认知的薄弱造成的,包括民生问题,这也是城市化过程中最核心的问题。现代社会解构了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引入了“市场本位”。然而,这个“市场本位”被我们过度夸大,从而迈入了“市场万能”。乡土社会的民生问题是“贫穷中的贫穷”,而城市生活中的民生问题是“富裕中的贫困”。因此对于民生问题,我们需要一个大的历史视野,对其进行法理学解读。

接着,魏教授介绍了西方近代对于民生问题的三种个体模式,分别是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德国的法西斯主义模式,以及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他分析了这三种模式的出现、成功与失败,和权利本身以及民生问题之间的内在关系。魏教授表示,中国所面临的很多问题,正是因为不适当的市场化导致的,英美国家在市场化的过程中也曾遇到这些问题,解决之道是回归人权与法治本身。因此,民生问题是21世纪中国最根本问题,民生问题解决不了,社会转型就无法完成。要解决民生问题,不能背离权利和法治本身。

最后,魏教授总结道,在民生层面上要强调社会优位,而我们如今的市场化却是市场本位的市场化,违背了人性。因此,解决民生问题的核心是上升到宪法层面价值观,各个部门法负责落实。

在提问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从德国法西斯主义失败带来的反思,到我国农村的城市化进程;从如何看待我国东北地区的人才流失,到南京的教育资源紧张问题该如何解决。面对着跨度如此之大的一个个问题,魏教授有条不紊,旁征博引,幽默风趣,娓娓道来,逐个给出详尽的解答,同时也体现了魏教授丰富的学识素养。

    此次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鼓掌声中完美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