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中国政法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向全国广大青年送上节日的祝福,勉励广大青年“立志是一切开始的前提,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
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我院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学院师生深入学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并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开展研讨交流,畅谈感想体会。
16级法学硕士刘彤认为,习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之际考察中国政法大学,表达了自己对于青年法学学子的鼓励和期盼,让社会的目光又投向了我们这群法学学生身上。我们法学学子作为未来维护国家公平正义的中坚力量,确实要对得起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培养和期待,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修养。我们即是共产党员又是法学学生,更要严于律己,正像热播电视机《人民的名义》中所塑造的检察官侯亮平那样,有法律信仰,有党性操守。
16级法学硕士操婉莹说,今天是“五四青年节”,习近平主席昨日到中国政法大学考察,体现了其对于法学学科建设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法学学子的殷切期盼。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我们必须继承五四精神,要做有信仰、有担当的青年。信仰是一个人的灵魂,没有信仰,无异于行尸走肉。因此,年轻人要有信仰、有担当,在工作和学习中,既不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更要不服输,不怕败,有锐气,有胆略,有担当,不畏畏缩缩,不瞻前顾后,敢于挺身而出,敢于冲锋陷阵,敢于迎接挑战。
15级法律硕士王雅丽说,个人作为学习法律的法科生在学习过习总书记的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过程中的讲话后,倍感激情澎湃,作为一名即将步入社会的法学青年,这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知识积累阶段,就像习总书记说的我们要像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千万不能在该学习的重要阶段偷懒。法律作为一项关乎人民生命财产之正义的学科,也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来不得半点马虎,因而无论从事什么法律职业,我们都要努力做到又博又专、愈博愈专,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有认认真真、仔仔细细态度,同时注重实践学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自己的法律思维和法律品?xml:namespace>
性。
14级本科生李诗雯表示,时代在变,初心不变。作为新时代的法科学生,应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立志成为高素质的法律人才。作为一名青年,理应有理想、有担当,潜心学习、敏于求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今后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15级本科生程佳辰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政法大学学生的教导正是对我们所有法学学子的教导——身为法学学子的我们应当珍惜青春,潜心读书,敏于求知,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向焦裕禄同志学习,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6级本科生肖倩说,又是一年五四日,又是一度青年节,肇始于一百多年前的红色狂飙,五四青年之火生生不息,不断传承,中国共产党青年团也浴火而生,始终不忘初心,跟随党的脚步,秉承五四精神,历经了九十五载青春激荡的岁月。作为法学学生,作为共青团团员,更作为一个青年人,耳边始终回响着前辈先烈们振聋发聩的呐喊,谆谆恳切的教诲,也感动于习总书记等领导人亲切振奋的寄语,祖国的未来属于青年,我们要紧跟时代潮流,用于担当责任,励志勤学、刻苦磨练,为建设法治社会添砖加瓦,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不忘初心,立志做大事!
14级本科生和亚娟说,自从依法治国提上日程,诸法律人皆以为,这是一个好的时代,是我们法律人的好时代。习总书记亦说道,中国的法治体系构建和完善,有待我们每一个学子的努力,总书记毫不掩饰对我们青年学子深深的期待。我们被委以重任,必定热血沸腾,誓不负所托。这是我们的承诺,亦是对自己的期冀。
刑法教研室党支部书记杨志琼说,我们始终主张‘寓党教于教学科研’,提倡将自己的科研成长和学生的知识成长紧密结合,做一名有党性、有水平、有节操的大学老师。作为法学专业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用正能量鼓舞激励学生。
院团委书记李波表示,作为一名曾经的法科生,现在的法学院辅导员看到总书记的讲话倍感振奋和鼓舞,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确立了“法治”在我国治国理政方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将社会主义法治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教育部积极响应依法治国的号召,制定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毋庸置疑,高校搞好依法治校的前提是加强高校法治建设,而高校法治建设的重中之重又是加强大学生的法治教育,高校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是未来立法者的主体;未来的执法者和司法者将在大学生中产生;大学生的法治品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未来中国公民的法治品质,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和法治观念,是法治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法治教育的起始环节,他们的法治品质对法治建设进程的影响更为直接而深刻。因此,习近平在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强调:法治人才培养上不去,法治领域不能人才辈出,全面依法治国就不可能做好。没有正确的法治理论引领,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法治实践。高校作为法治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要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