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李川教授应邀赴盐城指导社区矫正损害修复工作

发布者:魏文杰发布时间:2018-11-12浏览次数:55

2018118日,为贯彻落实全省社区矫正教育管理工作现场推进会的会议精神,促进社区矫正损害修复工作在江苏全面推开和进一步深化提升,应盐城市亭湖区司法局邀请,社区矫正专家李川教授前往当地指导社区矫正损害修复中心建设。实地考察后双方召开了交流座谈会,会议由盐城市司法局社区矫正管理局局长宋海玲主持,盐城市亭湖区司法局局长张德军、副局长徐志斌等领导出席座谈会。

在亭湖区司法局领导的陪同下,李川教授一行首先考察参观了筹建中的社区矫正损害修复中心办公地点,详细了解司法局对建设社区矫正损害修复中心的现实需求和初步规划设想。

交流座谈会伊始,张德军局长对李川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介绍了全省社区矫正损害修复会议后亭湖区司法局高度重视、积极落实省司法厅的决策部署,学习社区矫正损害修复的新理念和新经验,争取区委、区政府的财政支持,筹建新的社区矫正损害修复中心,着力提升亭湖区社区矫正工作水平,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宋海玲局长交流了近年盐城社区矫正工作的基本情况以及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创新的一些做法,希望得到东南大学法学院社区矫正损害修复研究基地专家团队的具体建议,完善社区矫正工作机制。

在实地考察和听取各位领导介绍后,秉持分类修复、多层次修复的科学理念,结合亭湖区社区服刑人员的类型、数量等基本特点以及教育矫治的主要需求,首先,李川教授对社矫中心的初步设计方案提出了详细的、有针对性的修改完善建议,包括整合各部门资源、引入专业社会力量参与、优化功能室布局、完善配套设施布置、规范工作流程、建立工作台账等。其次,基于亭湖区社区服刑人员中涉交通肇事罪和危险驾驶罪的比重较高、数量较多的现实情况,李川教授建议亭湖区司法局以交通损害修复为侧重点,尝试采用新型高科技手段如VR技术,运用情景式、体验式修复方法,建设交通事故场景模拟体验区,还可以联合交警部门共同建设交通法规宣传教育、模型演示、图片展览、驾驶能力测试等功能区。此外,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有其特殊的身心特点、犯罪原因和矫治需求,李川教授提出在对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损害修复时,要注重分类修复,建立区别于成年人的功能室,布置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配套设施,采用情感交流、心理疏导等修复方法,特别是通过亲职教育引导家庭成员积极参与损害修复工作,实现亲情融入和心灵感化。

李川教授的建议得到与会领导的高度肯定,表示一定会认真研究落实,期待能与东南大学法学院社区矫正损害修复研究基地开展紧密、持续的合作,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为盐城的社区矫正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将亭湖区社矫中心打造成全省社区矫正损害修复的新样板。(图文:刘双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