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与土木工程学院联合召开工程法特色专业方向建设研讨会

发布者:魏文杰发布时间:2019-03-15浏览次数:1268

    2019年3月13日下午,东南大学工程法特色专业方向建设研讨会于法学院九龙湖校区四楼会议室成功举行。研讨会旨在进一步加强与工程学科相关院系的交流与合作,以“学科交叉集成,特色发展”为指导思想,深入打造法学与工程相结合的工程法特色学科,共同探讨工程法学科相关的科研、教学与人才培养事宜,系统构建“交叉、团队与实务”三位一体的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东南大学法学院院长刘艳红教授、党委书记毛惠西、副院长兼副书记高歌、副院长欧阳本祺教授、副院长李煜兴、于立深教授、叶树理教授以及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陆金钰、院长助理李德智教授、东南大学建设工程监理研究所所长沈杰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建设与房地产系主任袁竞峰副教授、陆莹副教授、欧晓星老师、袁芳老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瑞兴副教授等工程法团队全体成员3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研讨会由法学院李煜兴副院长主持。


    刘艳红院长对前来参加研讨会的土木工程学院以及材料学院的领导和老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感谢。刘院长表示,法学院致力于培养交叉型、复合型、应用型的卓越法律人才,与土木工程学院精诚合作,开创和探索工程法交叉学科与专业建设新模式。2008年,法学院与土木工程学院合作共建东南大学工程法研究所。2013年,在法学专业开设工程法方向特色试验班。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工程法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初步形成交叉学科建设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刘院长希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与土木工程学院、材料学院等相关院系合作,深入打造工程法特色学科。

   

    土木工程学院陆金钰副院长表示,双方合作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我校提出了培养领军人才的人才培养新目标,双方应当进一步加强合作,对接新时代要求,积极构建工程法学科领军人才培养体系和科研协同创新体系。希望双方能够在相关交叉学科领域进一步互相支持,一道齐心协力共建工程法学科长效合作机制。同时也希望能够参与到法学院大数据科研中,共同建设并共享工程法律案例的大数据,并推动人工智能的开发与应用。法学院高歌副院长表示,法学院诚挚欢迎来自土木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交通学院等工程类学院的优秀推免生进入工程法学科平台接受培养,打通工程法本科与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创新本硕连读人才培养机制。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助理李德智教授表示,双方应努力推进设立工程法学科“特区”及本硕人才交流机制,为工程法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法学院副院长欧阳本琪教授认为,应当重视工程法人才本硕博连贯培养机制,培养高水平的工程法学科领军人才,为工程法学科发展贡献力量。东南大学建设工程监理研究所所长沈杰副教授认为,应扩大对工程概念的理解,使更多的院系、学科纳入进来,进而推动工程法学科的长足发展。法学院李煜兴副院长表示,应当进一步推动工程法研究所、PPP法律研究中心申报省部级、国家级研究平台,进而整合相关资源打造工程法学科“特区”并解决二级学科设置、招生计划、本硕连读等顶层问题。土木工程学院建设与房地产系主任袁竞峰副教授希望法学院能够对土木工程学院与工程法相关的《工程法原理》、《工程合同管理》、《国际经济法学》(双语)等课程提供支持。法学院于立深教授认为,工程学科课程设置应当注重实践需求,可通过开设精品课程、编纂规划教材形成全国示范性的交叉学科培养模式,通过培养学生解决技术层面的法律问题的能力为“中国智造2025”及“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输送更多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法学院叶树理教授认为,应当扩大工程法学科中工程的概念,加强诸如交通学院等工程院系之间的联系,瓦解部分学科壁垒,寻求最大公约数,以促进各方多赢的合作局面。

    接下来的自由讨论环节中,各与会嘉宾畅所欲言,纷纷表达了对于工程法学科建设的热情与决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瑞兴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陆莹副教授、欧晓星、袁芳老师对于法学院学生课堂积极性以及知识理解能力表示高度赞赏,同时也表达了今后更注重法学学生知识接受度及需求的备课目标。


    会议最后,法学院毛惠西书记总结发言,毛书记再次对各位兄弟院系前来参会的嘉宾表示感谢。毛书记表示,法学院将就与会各方提出的宝贵意见进一步督促落实,希望各方能一道携手响应东南大学领军人才培养新目标,精诚合作以共赢发展。(图文:单平基、任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