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31日上午,东南大学法学院挑战杯项目组和徐州团市委、徐州希望社工服务中心、铜山团区委以及铜山区张集实验小学联合举办的“营造安全网络空间,引导未成年人健康用网”活动在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获得圆满成功。该活动旨在加强未成年人的网络权益保护意识,了解当下网络中主要存在的四种威胁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以及隐私保护的侵害类型,倡导未成年人正确健康用网、用积极的心态应对用网时可能遭遇的危险,以求未成年人可以正确面对网络侵害,掌握各式各样的自救途径,在危险来临时及时获得来自外界的帮助,避免遭受侵害或受到侵害后损失的进一步扩大。徐州团市委权益部谭超英部长、希望社工服务中心总干事魏星、东南大学挑战杯项目组成员、张集实验小学数位老师、实验小学90余名同学和中国矿业大学数十名志愿者共120余人参与了这次活动。
挑战杯项目组成员对谭超英部长的大力支持表示了感谢,并和同学们进行了为期一上午的交流宣讲,在宣讲前我们向在场的老师和孩子们发放了项目组制作的用网指引宣传折页,分为未成年人、家长和学校三个主体,老师们和同学们都对手中的宣传册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纷纷举手提问。孩子们天真可爱,双方的交流互动也非常愉快,场面一度十分热闹。
在宣讲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孩子具备基本的忧患意识,例如不随意给游戏充钱,如果没有钱会选择和父母商量而不是采用不正当的方式获取钱财,例如不随意点开网页中暗含不良信息的弹窗广告,但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比如孩子们不太重视玩游戏的时间,有三成孩子表示放假在家会玩一整天的电脑,并且不担心视力下降的问题。
针对这一点,我们特别提醒孩子们要预防网络沉迷,并给孩子们介绍了沉迷网络的八大特征和相应的危害,帮助孩子们判断自己是否出现了过度沉迷网络的症状,帮助他们及时纠正不健康的用网行为习惯,及时取得父母老师的帮助。
除此之外,项目组成员还详细介绍了宣传册上所列举了其他三类主要侵害形式:不良信息接触、个人隐私泄露、网络欺凌。我们呼吁同学们要注意在网络上的一言一行,不要轻易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身份证件等,不轻易相信列表好友发来的借款信息,要用当面确认、打电话确认等方式来谨慎处理。在日常的用网生活中,不辱骂他人、不人肉搜索他人、不给他人起侮辱性外号,做一个新时代的四好青年。
应徐州团市委谭部长的请求,我们还给孩子们普及了网络猥亵的相关知识,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孩子们意识到网络诱骗的严重性,不轻易接受陌生人免费赠送游戏装备的“好意”,绝不受他人诱骗暴露自己的敏感部位、拍摄或录制有损自己隐私权利的照片视频等。孩子们听后一张张小脸上写满了严肃,认真的向老师们和项目组成员承诺如果有遇到上述情况一定第一时间告诉家长,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和帮助。
最后孩子们在横幅上郑重的签下自己的名字,整齐排列的字体显示着他们的决心和态度。
谭部长表示,新的时期对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也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希望以后可以继续和挑战杯项目组合作,联合公检法司开展论坛活动,携手共进共同保护未成年人的网络权益。
文稿:刘一帆
照片:刘双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