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挑战杯”项目在东南大学校级选拔赛中取得佳绩

发布者:魏文杰发布时间:2019-04-15浏览次数:837

为适应新时代保护未成年人网络权益的迫切需求,加强政学研合作,团江苏省委与东南大学联合成立江苏省青少年工作(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研究基地,由东南大学法学院李川教授牵头负责,苗泽一老师协助,开展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专题研究,并指导由8名本科生组成的“未成年人网络权益软性保护研究”项目组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


2019412日,第十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东南大学选拔赛隆重举行。由法学院推荐报送的《护航“网生代”——Web3.0时代未成年人网络权益软性保护路径研究》荣获特等奖,并取得江苏省“挑战杯”竞赛的参赛资格。

据悉,在参加校内选拔赛之前,项目组经过长期酝酿准备,前期研究成果已得到网络技术、法学研究等领域专家的高度评价,并与共青团徐州市委、腾讯公司以及多家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社会组织、中小学校洽谈合作,推广应用,初步取得良好效果,获得广泛赞誉。此外,项目组与南京水幻之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设计,用于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安全健康使用互联网的“网伴护航”APP也即将上线。


在指导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项目组成员认真总结、升华研究成果,已在国内知名期刊发表两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并积极撰写政策建议,依托江苏省青少年工作研究基地,向中央国家机关报送了关于加强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的专项建议,取得重要批示,部分意见为立法所吸纳。

项目组研究成果显示,截止20186月,我国未成年人网民数量约为1.75亿,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达93.7%,未成年人群体成为网络社会的主力军。出生于千禧年之后的未成年人,与网络相伴而生、共同成长,因此被称为“网生代”。当前我国利用网络实施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增多,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保护未成年人网络权益刻不容缓。项目组选定“保护‘网生代’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作为参加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的研究主题,关注国情民生,契合时代需求。针对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的意志自由欠缺引导性保障以及正当利益缺乏针对性保护这一“痛点”,为弥补影响硬性保护的不足,项目组提出“构建未成年人网络权益软性保护模式”的新思路,包括行业主导型新规范体系、需求整合型新技术体系以及协同联动型新机制体系。(图文:刘双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