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日下午14点,为提升我院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学生顺利毕业,东南大学法学院在腾讯会议平台线上召开“2020年宪法学专业硕士论文质量指导会”。学院论文质量指导小组成员、宪法学专业全体老师和博、硕士研究生4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本次会议由龚向和教授主持,学院刘艳红院长、高歌副书记与宪法学论文指导小组汪进元教授、刘练军教授、陈道英副教授等多位老师对8篇宪法学方向博士、硕士论文进行了详细评述和指导。总体而言,各位老师结合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学位论文,从选题到结构,从概念到内容,从规范到案例,从表达到思路,从文献到引用等多个维度,指出了同学们在写作中的问题与不足,并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与会同学受益良多。
01、论文评审
汪进元教授从文章的选题和结构方面指出,学术论文的选题应建立在实践问题和理论价值的双重意义上,既不能脱离执法司法案例,也不能丢掉基础理论。尤其是实践问题,要关注立法动态和司法裁判中的典型案例。在论文的结构层次上,文章的各个部分既要相互独立也要相互关联,前者是为了防止内容上的重复论证,后者是为了规避章节之间的拼奏。同学们在写作过程中对研究的核心问题把握不够精准,要注意围绕文章的题眼,按照严谨的逻辑思维和结构关系,深入展开写作。
龚向和教授提出很多同学的摘要书写缺乏规范性,“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的结构不能适用于摘要的写作之中,很多章节的内容未在摘要中进行体现。另外,对于有些同学论文中存在的国外比较研究的部分,龚老师认为该部分没有单独成章成节的必要,造成章节之间缺乏关联性,显得比较突兀,应当融贯到全篇内容中进行介绍。除此之外,章标题与节标题不吻合、逻辑关系混乱、研究对象不清晰、表达用语不准确也是大部分论文中的通病,对此,龚老师表示应当厘清论文提出的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将论文结构安排得合理紧凑,对于标题中的措词应当能让读者一目了然。
刘练军教授指出部分文章的选题过大,没有深入理论或制度之中的某一个细节进行具体探讨,学术研究强调精雕细琢,同学们应该紧密围绕某一个核心问题展开论述,不能散乱的泛泛而谈。文章的选题和写作材料的运用也比较陈旧,应加强最新实务案例素材的观察,增强文章的新颖性和创新性。而且有些同学对专业概念的界定不够明确,对内容的层次性和体系性缺乏详细周密的论证,建议同学们认真思考,勤读文献,努力修改完善论文。
陈道英副教授对一些论文选题进行了肯定,表示都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但同时指出很多论文的标题都未能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刻抽象的凝练,并且存在与文章具体内容相关度较弱的问题,应当根据论文标题明确写作的侧重点,保证各论文标题之间的结构对应。另外,很多论文的逻辑安排存在不妥之处,章节之间缺乏与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应当以“描述现状——提出问题——解决路径”为逻辑线进行撰写。同时,很多同学的论文表述前后不一致,缺乏严谨性,对理论介绍部分缺乏新思考,对很多问题没有进行透彻地阐释。
高歌副书记肯定了同学们文章选题的现实意义,但表示很多同学的文章讨论的问题不够深入,没有聚焦研究的核心主题。在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时,没有抓到问题的本质,如在讨论“基础设施公私合作中政府监管”问题时,应当以“在什么阶段进行监管、由谁进行监管、对什么进行监管、采取哪些措施进行监管”的思路进行思考更为妥当。另外,同学们在借鉴国外经验解决问题时,应当放在中国特色的制度和实践背景下,考虑比较的可能性与差异性。
最后刘艳红院长对每篇论文进行了逐一点评,指出文章存在的问题与修改方向。刘院长充分肯定了两篇博士论文的选题,但指出了一些形式规范上的瑕疵,如法规范的名称、标点符号的使用都应该严格遵循学术规范,对于域外制度的介绍不宜长篇大论,应当作为文章的论据来增强论点的说服力,否则只是资料的堆砌。对于硕士论文的写作,刘院长指出,论文选题与学科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宪法的抽象性并不意味着宪法学论文就是空洞的,一定要聚焦到一个具体的核心问题上进行研究。在结构安排上,不能将规范法学的论文写作矮化成犯罪学的三段论式写法,在介绍完研究的现状与问题之后,应重点分析问题,多层次多维度的论证完善路径。对于概念界定与基本理论等共识性的内容无需过度赘述,不能为了凑字数而强行纳入。对于具有普遍性的“完善对策型”的结论,应当采取“理论对策、制度对策、立法对策”等体系化思维推陈出新,“即使是老酒也要用新瓶装”,通过融入自己的思考,才有问题意识写作高度。刘院长还强调文章摘要是高度凝练的文章核心观点,摘要中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通过内容的关联层层相扣,而不是外在的形式表述串联起来的。
02、会后总结
在对同学们的论文初审完后,各位老师提醒同学们要按照老师们所提的意见进行论文修改,在形式上要注意选题不要过大,章节标题要兼具独立性与逻辑性,注重摘要的书写以及参考文献的规范化引用等问题;在内容上要深入理论或制度之核心进行研究,抓住关键问题作为论文的研究主旨;在材料运用上,要注重现行立法动态、政策趋势和司法案例,为文章的论点增加有力论据。各位老师对同学们的论文点评到位,一针见血地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并提纲挈领地提出修改建议。会议的最后,同学们纷纷对老师表达了诚挚的谢意,表示此次初审会议为他们论文写作与修改起到了拨云见日的作用,会后一定按照老师们的宝贵意见来认真修改,不断提升学术论文的写作质量。
文字|周维栋、贾瑾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