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校官微推送我院抗疫云教学

发布者:高地发布时间:2020-04-08浏览次数:663

线上开学已一月有余

在官微往期推送中

小编带大家领略了

东大不同学科、不同学院的老师们

线上教学中使出的十八般武艺

  

今天

小编将带大家走进法学院的线上课堂

感受云端思维碰撞的精彩

为确保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

学院采取组合拳方式

强势打造在家如在校的氛围

一起去看看吧~

强势打造在家如在校的氛围

软装技巧传授硬核公法知识

一起去看看吧~

宪法是一张写满人民权利的纸公权力的震慑使人望而生畏,为了拨开云雾见月明,真正理解公法的奥秘与魅力,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教研室本学期正式开启了线上公法走进线下私人空间的教学活动,以软装技巧传授硬核公法知识

01

《国家赔偿法》

孟鸿志教授开设的《国家赔偿法》,从每个家庭可能遇到的拆迁问题和每个人可能遭遇的执法问题的典型案例为引讲授课程,并结合疫情现状,引导学生把线下的身边事转变为线上讨论的法理。



身为老教授,孟鸿志在线上教学中,加入了新的在线研讨的元素。在这个过程中,孟教授意外发现部分同学的思考能力、逻辑表达能力极为出色,在他看来,这是很好的现象。

  


02

《人权法专题》

龚向和教授开设的《人权法专题》,通过腾讯会议让学生语音开麦做主播,辅之以微信群的文字表达功能,保障每位同学都有畅所欲言的机会,推动课堂研讨氛围的活跃。

  


在龚教授的线上课堂中,整个班级分成了两大组进行辩论,同学们的发言比平时更加活跃,思维互相碰撞。同学们坦言,很喜欢这种知识型互动的上课方式。

  

不同的配方却还像原来的课堂

犯罪行为让人厌恶,刑罚措施使人生怯。刑法分论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各种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刑事诉讼法一审、二审、再审的诉讼过程,罪犯与被害人的对立,实体法与程序法的交织,始终牵动着各位同学的神经,吸引着大家一探究竟。

03

《犯罪学专题》

李川教授开设的《犯罪学专题》颇具吸引力,不少同学跨院系来蹭课。该课程开辟线上授课新路径,通过案例研讨互动式教学,给予每位同学在课程微信群中畅所欲言的机会,科学引导预防犯罪,实时适度理论解析,增强了课堂的知识性与趣味性。



选择这门课程的同学大多都是有兴趣但没有法学基础的,所以通过把理论融入案例的方式进行个性化教学,既满足了同学们的期待,也提高了学习热情。

  

04

《刑法分论》

法学院开设的《刑法分论》专业课分别由梁云宝副教授、杨志琼老师、冀洋老师授课,紧跟立法潮流与学科特色,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和需求,采取直播实时授课、PPT语音录课、中国大学慕课三种方式组团出击,凭借老师们深厚的专业知识,以司法实务为主导,实现了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不同的配方,却还是如同原来的课堂,极大地满足了同学们的求知欲望。

精炼内容提升学生自学能力

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每一个个人就是整个国家从出生时起,每个人的生活早已被民法安排得明明白白:它始终维护人格尊严,通过物权和合同制度保障财产,以婚姻制度促进家庭和谐,用继承制度安排身后之事,并辅之侵权予以救济,为人生保驾护航。

  

05

《民法学分论》

黄喆教授开设的《民法学分论》,依托QQ群和腾讯会议授课,通过预先布置参考资料、课前收集问题、课堂互动答疑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取得了良好的课堂实效



民法分论内容极其繁多,但重者恒重,通过对精炼案例的解析来达到系统化教学,在线交流引导同学们的问题意识,课后作业以及解析提高同学们的自学能力和法律思维能力

  

06

《物权法》

任丹丽副教授开设的《物权法》,借助超星平台与腾讯会议,提前上传课件与扩展资料以供预习,课堂针对性的以专题讲解的形式进行教学,既有理论深度,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线上教学的最大不足在于隔着屏幕,无法及时捕捉到同学们的反馈,所以我在超星平台发布在线小测验、让同学们上传小组案例解析,用这些方式来保障知识的汲取。

  

谈古论今思政与专业相结合

学史使人明智,哲理使人深刻。作为纯理论学科,乍听起来,法理与法史学似乎略带枯燥,然而,其远可以追溯至夏商周,近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实为令人惊叹。



07

《科技法》

胡朝阳教授开设的《科技法》,依托腾讯会议,以课前预习、课间参与、课后复习为指导,倾囊传授法学理论知识。在讲授过程中,关注前沿科技动态,结合思政热点,授予专业课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实现了思政与专业课程的结合,引起了强烈反响。



08

《中国法制史》

  

面对疫情,郑颖慧老师和苗泽一老师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引用历史文献中的瘟疫与中国法制史上应对瘟疫的措施,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讨中华法系的历史逻辑,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智慧。



书本上的法理和法史太过理论化,容易给人枯燥的感觉,但是这次线上学习的过程着实让不少同学感到惊喜:老师们通过引导让大家意识到了疫情下的生活所蕴含的平常被忽视的法理,这个思考的过程锻炼了同学们的法律思维,身边的手机、电脑也让我们真正感受到科技法的魅力

  

双语授课线上线下同质等效

国际法学素来被同学们认为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学科,加之双语授课、全英教学的教学要求,更加增强了学习的难度。本学期,法学院国际法教研室持戈试马,开启了一人、一桌、一椅、一电脑的云端教学。

  

09

《国际经济法学》

肖冰教授开设的《国际经济法学》,采取QQ直播授课为主、异步SPOC和慕课堂为辅的授课方式。



这门课程因为跟生活有距离,借助在线教学的优势,引入每周每课法眼看世界,并辅之以类比数学上的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的国际经济法体系。

  

10

其他国际法课程

学院同时开设《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贸易法》《国际商事仲裁法》《世界贸易组织与国际商事法律制度》,依托QQ群展开全英或双语教学,课前发布配套PPT,课上妙语解颐、循循善诱,并辅以课后习题、敦促温故而知新,授课幽默风趣而又切中肯綮,实现了线上线下同质等效的教学效果。

  



同学们坦言,相比其它学科来说,国际法课程在线教学的方式真的很友好,因为要当堂理解全英教学的内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线上教学展开后,同学们可以通过录播、回放的方式重温课堂内容,而且可以随时搜索相应的国际条约,便捷又高效。

图文资料由法学院提供

编辑 |冀文琦

责编 |刘广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