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保研的注意事项之后
对于法考、选调
你是否也有疑问呢
经验分享第三弹来啦!
快一起听听TA们的回答吧!
吴露露,法考成绩335,曾主持国家级SRTP项目,曾获国家奖学金、江苏省三好学生、“律苑星辉”法律人风采大赛亚军、校十佳学生等26余项荣誉。
刘晓宁,法考成绩:239+123,2019级法本法硕,本科就读于广西大学法学院,本科曾获得国家奖学金、省级优秀毕业生、校级三好学生及优秀团员等荣誉。
1、备考时每天的时间安排、复习顺序是怎样的?
吴露露:我从3月下旬始到7月上旬为第一轮复习,每天平均学习时长10小时,主要是听课、看书、做题。第一轮不求快,但求精和深,尤其三大实体法,切忌囫囵吞枣,把各考点尤其重要的考点复习透彻再继续,这样后面的复习方可游刃有余。
从7月中旬到8月下旬是第二轮复习,暑假空闲时间较多,可以每天学习12小时以上。第二轮是巩固提升,我基本是翻看教材尤其第一轮重点勾画的地方辅之以冲刺题,而后做往年真题卷。8月20号后,快到考试时间也有开学事务,基本就做做机考模拟适应一下考试节奏。客观题阶段做真题很重要,这会使得碎片化的知识变得体系化,更是查漏补缺的最最最最重要的渠道。
我是在客观题成绩出来之后备考主观题,约为一个月备考时间,跟着各老师主观冲刺课程。官方出的两本主观题教材真的要看,可能会有高度相似的案例情节!
刘晓宁:
我当时是从3月份开始复习,具体安排是:
(1)3月,刑法和民法教材通读加理解,部分较难的理论听配套课程讲解。
(2)4月-6月,全部科目重点知识网络构建,结合听课和历年真题,掌握考点。
(3)7-8月,背诵知识点,并按年度练习真题,分析错题,模拟题练习题感。
关于做真题的时间,我建议越早越好,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按科目练习,在听完每一部分课程之后,立刻做真题,检验知识盲点。第二部分按年度练习,在完成全科复习后,以考试规定的时间练习整套试卷,并整理错题,分析原因。
关于最迟开始准备的时间,我个人准备的比较早,主要是课程较多加上准备保研,只能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如果想要短时间备考,每天法考的复习要占全天学习时间的三分之二以上,集中学习。建议根据个人时间安排和学习习惯选择,最迟不要超过6月份。
2、备考时往往会出现紧张、压力倍增等情况,那么面对这些情况应该如何调整备考心态呢?
吴露露:就我个人经验,我总结以下几点原因和应对方法。
1.时间不够,不能完整复习→要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了学到多少就是多少,也许那部分就构成了需要通过法考的60%,甚至更多。当然如果时间充裕,充分备战自然是最好的。
2.遗忘,伴随各部门法知识“串场”、凌乱现象→遗忘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此外实战经验告诉我部分自己以为遗忘的实则并没有,思维、知识点都已经深深烙印在脑子里,只是需要真题来激活罢了。
3.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做真题意义正是在此,检查自身思维漏洞及知识漏洞,这种“一看就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故不必紧张。且坚持以题训练,后期只会错的越来越少,速度越来越快,正确率愈来愈高。
当然,除与考试有关的心理焦虑之外,还有身体以及长期处于备战状态高度集中的精神压力。对此,我强烈安利每天运动半小时到一小时,这既保证了有健康的身体做后备支撑,这也能使得精神放松,具体运动项目视个人喜好。此外,与亲朋好友交流,哪怕诉苦吐槽,都是舒压的良好渠道。
刘晓宁:备考时心态的波动是正常的,不要放弃所有让你感到放松的娱乐项目,但要舍弃掉每天浪费大量时间的娱乐活动。当你感到疲倦时,选择两三个不太浪费时间的方式舒缓压力。比如说,晚上可以去跑步或者听音乐,和朋友聊聊天等等,不要让备考成为生活的全部。
3、同学们作为法本学生,准备到何种程度可以通过法考?
吴露露:我个人认为是掌握80%以上的考点属于稳妥些,80%以下也可看个人发挥。这个各辅导机构老师都会有更科学的估量和考点分级建议,所以我建议大家尤其时间不够充足的同学先听听各科老师对考点重要性等级的划分,再做自己的取舍选择。针对法本的同学,还有一点我们要富有信心的是,已有的三年或三年以上的法学学习已经使得我们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并不是完全在依赖法考备战的。
刘晓宁:用真题和模拟题检验自己的复习成果。在平时复习时,在分科练习真题的时候,可以整理错题本,二轮复习的时候重点看错题部分。在临近考试前期,按照考试时间做分年真题,确保自己的做题速度。而且各大辅导机构会有模拟机考系统,既可以提前熟悉机考系统,也能看出成绩排名,检验自己的准备程度。总之,法本通过率还是很高的,抓住7-8月份黄金时间,多做真题,一定可以的!
1、对于准备法考,有哪些建议呢?
鲍生慧:一定一定要好好复习法考,法考的难度逐年提升,涉及的理论难点也越来越多。我只在四月复习了刑法,看了半本民法,到了后期真的非常焦虑。如果大家和我一样基础不太好,一定要认真复习。如果是基础很好的学霸并且对分数没有执念,也可以视自身掌握情况安排复习计划吧。
2、在准备法考时,该如何选择合适的老师和课程呢?
张超:理论法 宋光明(口诀好记,至今未忘;注重法治思维的训练,适合法考应试)
三国法 杨帆(简洁易懂,干货多多)
民法 钟秀勇(书本内容全面,理论深度足够)
商经法第一轮郄鹏恩(适合入门) 第二轮鄢梦萱(比较简洁,所出模拟题的质量较高)
民诉法 戴鹏(听课有趣,内容详略得当)
行政法 李佳(听课有趣,内容详略得当)
刑法 柏浪涛(讲课内容与命题思路一致)
刑诉法 左宁(口诀适合记忆)
何玉旭:法考的话,个人建议可以关注蒋四金的411公众号,里面有很多的机构的老师推荐,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老师,主要还是得认真坚持下去。
刘梦:其实在法考复习中,最关键的不是你选择的是什么什么老师和课程,而在于你自己复习的态度。事实上目前市面上法考机构中讲课的老师,大部分的知识水平都是很高的,完全可以应付现在的法考。所以大家可以先试着听听每科不同老师的课程,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然后坚定地复习下去。法考是一场持久战,不要频繁地换老师,每个老师的体系是不同的,换来换去反而会让自己手忙脚乱。
就我而言,我的推荐是民法钟秀勇、民诉戴鹏、刑法柏浪涛、刑诉左宁、行政法李佳、商经鄢梦萱、理论法白斌。我尤其推荐白斌,他的课十分有趣,引人入胜,让人欲罢不能。
王海馨:时间比较紧又需要快速补充基础知识的话,推荐阅读最基本的教材(钟秀勇《民法精讲》、梁慧星《民法总论(第五版)》、刘家安《物权法论(第二版)》),时间充裕可以阅读理解难度较高一点的著作(王泽鉴《民法总则》、朱庆育《民法总论》)。
针对具体学校具体学科做准备的话,可以参考往届学校发布的考研复试推荐阅读书籍。
关注中国民商法律网等公众号,在公众号上阅读最新的论文。
1、如何选择选调的地区、部门、岗位?
定向选调按政策规定结合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公务员考试可以提前就城市区位、未来发展规划等维度进行选择考量。
2、前期需要准备什么?(如具体备考策略、满足的条件)
做真题了解自己,然后对自己综合判断,有针对性的放弃和加强,进而制定策略分步骤听课刷题综合提高。
3、申请的流程和细节是怎样的呢?
定向选调政策出来后根据政策确定报考地区和职务,报名资格经学校和选调单位审核通过后可参加考试。
4、选调的前景与未来发展如何?
国家政策层面很重视,发展前景看好。具体培养政策各地稍有不同。
5、准备选调能否和准备考研、法考保持平衡呢?应该如何去做?
从性质上看,公务员系列考试和法考是就业导向,具有一致性;从内容上,考研和法考内容相近都是法学进修道路,具有一致性。如果为了就业,建议经历优先放在选调考试上。毕竟很多机会只给应届生,而法考可以多次,如果有能力兼顾也可以都做准备。如果为了进一步学习,考研和法考可以结合。因为二者本身就不冲突,同根同源,只是考试风格不同。如果把三者都统筹兼顾,能力强的可以列出时间表和计划表试一试。但不建议每个人都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