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经验分享 | 评估、备考有方法!

发布者:高地发布时间:2020-06-01浏览次数:54


考研前如何评估自身

备考有什么技巧

关于考研备考

你是否还有许多疑问呢


今天我们一起

来听听考研成功的学长学姐

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吧




姓名:卞维妙

绩点:3.65/4.8

考研院校: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法学院2016级本科生,曾经担任辩论协会副主席,参与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优秀项目,雅思6.5分,曾经到江苏省高院实习,腾讯布谷鸟高校联盟成员。


question1:请问对于准备考研的同学来说,如何在最开始的时候,对自己的能力做一个简单的评估,然后有针对性地去做准备呢?

    首先,判断自己是长期性选手还是短期性选手。这一点比较重要,因为有些人学习新知识较慢,需要长时间的熏陶,每天所投入的时间都很有效,但有些人就可以在短时期里天天高强度学习。回顾一下大学生活,如果是慢性子的可以早点准备,比如暑假,那种最擅长抱佛脚的人就建议九月份正式开始,太早了可能会提前放弃。

    其次,需要评估自身的英语水平,如果英语四六级刚好过线的话最好还是提前准备一下比较好,主要是背单词和英语写作,单词对于考研英语的非写作部分很重要,最好在正式刷题之前掌握考研英语单词。


question2:请问对于专业课的备考,您有什么个人的心得和经验可以和我们分享吗?


    刷题的话,因为专业课很无聊我就把政治选择题和英语真题当作调剂来用,学累了就换一换,为了防止英语真题太早做完了,就按照时间来分配,几天做一张,英语卷子我个人的习惯是一次做一张,计时做,因为本身就是为了练手感去的,所以最好不要分开来做,对于基础薄弱的人很容易阅读疲劳,我建议中期就要开始训练一次做一张。

    背书的话,我是看的网上的攻略,将知识分解成若干个点,然后再以点带面进行回忆。为了防止背了又忘,我买了一个根据记忆曲线设计的软件,每天提醒自己该复习哪一部分的知识。顺带一提,对于像我这种难以长时间集中精神的人,推荐用计时软件,学习25分钟休息5分钟,激励自己学习,我个人觉得还是挺有用的,重点是能防止自己玩手机。


question3:充分地备考之后,可以简单地给我们介绍一下考研初试复试的程序以及相应阶段该如何准备,以及在志愿的填报上应该注意些什么吗?


    关于志愿选择,根据我身边考研的同学的经历,我认为首先确定职业规划比较好,因为有很多人最后都放弃了考研,去工作了,如果你不是非研究生不上那建议不要考研。第二,就是将来的城市选择,大部分的研究生最后都会在自己学校所在的城市工作,所以选择你心仪的城市最重要。第三,就是专业选择,最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最后才是学校选择,量力而行比较好,如果认为自己能够破釜沉舟,那就可以选择最好的学校,但是如果对于自己能力不太自信,那还是报考那些报录比稍微低一些的学校比较好。

    初试的程序就是报名确认信息然后考试,这一点没什么太重要的,考研网会讲得相当清楚的。考试的话最好提前订酒店,酒店也要提前考察,防止环境太差影响心态,提前去考场免得到时候迷路。

    复试的程序每个学校是不一样的,有的学校有笔试面试,有的只有笔试等等,还是咨询一下学长学姐比较好,因为每个学校的情况都不一样。

question4:也有些同学选择法考和考研同时准备,您认为二者该如何协调,对于基础一般的同学来说,推荐他们同时准备法考和考研吗,或者应该把精力集中在考研上呢?


    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主要关键点不在于时间多少,而在于你的专业课是什么,如果专业课和法考大大重合,那你就可以两面兼顾,但是也不是说不重合就一定只考研了。其实我也是法考结束才开始准备考研的,也就是九月份,我法考失败的原因是七月份努力学习,八月份一天不学,所以时间完全是足够的。


但是如果你考的院校非常优秀,以及你是可以长期坚持的人,建议就不要参加法考了,准备5个月的考研学习好了。考的学校不是那么难的人,或者专业课知识和法考大大重合的,比如刑法和民法,就可以两头兼顾,无论你是基础优秀还是基础一般的人,时间完全都来得及,就算你说我要学英语,两个月一天一个小时完全足够考研英语单词。这与个人意愿也有关系,如果你说我一定要考上研究生不行我就二战,那你就专心考研好了,考上研究生之后再去法考也没什么关系


question5:您还有什么别的经验想和学弟学妹们分享吗?


  考研还是不要孤军奋战比较好,找几个志同道合的哪怕不是考同一个学校的也行,如果是那种学习特别认真的人最好了,互相督促互相鼓励吧,毕竟考研压力挺大的,很容易放弃,考场上空着的座位太多了。然后要掌握好分寸,不要压力太大了,感觉自己啥都看不下去的时候就别硬撑着,找点放松的事情做做,太容易松懈的人,买个日历坐在通宵自习室,看看周围人都在努力,自己就不会觉得时间还很充裕了。



姓名:刘思源

绩点:3.389/4.8

考研院校:南开大学


东南大学2016级本科生,通过法考。本科期间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一项国创项目。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在基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共计实习五个月。


1、您可以向我们分享您详细的时间安排吗,学习一下您是怎样在备考阶段有条不紊地安排时间。


    我白天默写专业课和政治,有时候做英语真题卷子,总之都是动笔的工作。早八点之前吃完饭开始学,学到中午十二点,下午两点再开始学,到傍晚六点左右,然后运动运动,看新闻联播(帮助政治备考)以后再背一背英文单词,回顾一下今天所学内容,晚上不动笔。十一点之前睡觉。至于上午下午、今天明天分别学什么,我是根据考研时间安排来走的,比如英语都在下午两点以后学;今天学政治英语,明天学法律硕士两张卷的专业课。总之,平时一忌玩手机电脑,二忌早晨睡懒觉,三忌熬夜。等到周末节假日集中地玩,一天不再看学习的东西。平时还要利用碎片时间,走路去吃饭的时候脑子里就想着专业课这些内容,或者昨晚背的单词,哪一块想不起来了就马上拿起手机查。


2、请问对于专业课的备考,您有什么个人的心得和经验可以和我们分享吗?


    不管是法律硕士还是法学硕士,都有大量的主观题,非常考验我们答题的逻辑,以及卷面的规划。我采取的是最笨最耗时的办法,在大三下学期开始,把主流教材的每个问题先记忆,拿出来反复默写,不求内容一字不差,但需在规定时间内,逻辑清晰、卷面整洁地写完,因为主观题是按点给分的,当然等政治主观题背诵的册子出了(如肖秀荣四套卷),也可用这个方法准备政治主观题。这项方法需坚持到考试前几天,一来是巩固知识,二来是保持卷面整洁,最后就是为了保持状态,抱着书背的话,很容易走神,效率不高,也不能把知识掌握程度以书面形式反映出来,而且并未锻炼临场答题的能力。

    法学硕士我最终没有报考,我主要说说法律硕士复习资料,《考试分析》这本书排版非常不利于学习,内容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错误;另外,法律硕士这几年越来越考察理论水平,并非完全死记硬背,考试中某些题目,尤其是论述题的答案你不可能在《考试分析》中找到。所以时间充足的话,还是要阅读主流教材,例如王利明教授主编,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民法学》、刘艳红教授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刑法学》、林来梵教授所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宪法学讲义》等等。学有余力,还可阅读一些进阶书籍,例如王泽鉴教授的民法研究系列丛书、张明楷教授的《刑法学》,熟练掌握这些部门法各个制度的基本原理。这些书读过以后,对考研和法考都很有帮助,我就没有购买法考机构出版的民法、刑法、法理、宪法方面的资料,也没专门花时间听他们的课程。到了十一月左右,再拿着考试分析去背数字、程序规定、法律史等等纯记忆的内容。

    到了九月份,应该隔一段时间,比如一周,进行模考,各个科目务必严格按照初试规定时间答题,再进行估分,主观题估分遵循宁低勿高的原则,以免出现考后出现估分高、实际低的情况。


3、充分地备考之后,您可以简单地给我们介绍一下考研初试复试的程序以及相应阶段该如何准备,以及在志愿的填报上应该注意些什么。


    初试和中高考一样应对就可以了,我们从小到大都考了不少笔试;复试今年比较特殊,搞网络面试,很多学校原有的复试笔试都取消了,面试内容每个学校也不一样。但要取得优势,我觉得第一点要平时多读书、多和老师同学探讨问题,评委老师才能感觉学生“有料”,把《考试分析》背得滚瓜烂熟显然是不够的;还有就是平时外语口语要重视,不求符合英式发音、美式发音,不计较一些小的语法、搭配错误,要敢于开口说。

    志愿填报了某所学校,平时学习的标准肯定要比这高一个档次,因为法学考研大部分都是主观题,你不能确定初试老师评卷的标准,很有可能考后出现估分高、实际低的情况。比方说法硕联考报考南开大学,那么平时做模拟题给自己估分就要按照人大北大录取分数标准来,英语政治确定的目标分数也要比照这些法学顶级院校实际录取的来确定。


4、您是如何分配自己考研、法考和毕业论文的时间,有没有走过什么弯路,什么建议要分享给我们?在整个过程中,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呢?


    之前主要心思都在考研上,法考我没有专门分配时间,当时从众地报了名,觉得报名费也不能白花,利用暑假时间买了行政法、刑事诉讼和商经法这三科的书利用闲暇时间看一看,说实话也不认真,很多细节东西根本记不进去,没有做到系统学习,国际法、法律史这些完全没有看,以这么一个极低的分数飘过,不系统复习刑事诉讼这样的“大科目”,分数自然就会这样悬。如果想稳妥地通过,抓好民、刑实体法和诉讼法,以及根据兴趣选择行政或公司法,应该就可以了。

    毕业论文不用担心,考研初试结束后,春节前后的时间是完全能够写出论文初稿的,后面的时间足够用来不断修改,今年因疫情哪里都不能去,我二月中旬写出的初稿,刚看了查重率还算可以。前几年上各个法学专业课的时候,最好抓住兴趣点,有针对性地搜集一些资料储存起来,到时候写毕业论文就一气呵成了。

我走的弯路就是报考志愿不坚定,当然19年学硕缩招影响比较大,本来打算报考民商法学术硕士,到九月份给了招生名额觉得缩招太厉害,就改为全国联考法律硕士,好在影响也不大,就是要再系统背诵一门法律史。缩招这种因素是我们不能预测的,所以在知识方面必须早做储备、做尽量充分的储备。

    心态稳定的根本因素当然是知识储备充足,离开这一点是不可能有好心态的,除非本来报考就是划划水。在这个前提下,我觉得稳定心态的方法除了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模式外,当然还要有适当的娱乐,“适当”的标准不能一概而论,根据自己感觉来吧。总之学的时候不要想着玩,玩的时候不要有学习的思想负担。



姓名:牟进馨

考研院校:东南大学


2019级法本法律硕士,现任2019级法律硕士(法本)团支部团支书,院研会副主席,于2018年通过司法考试,并考取东南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


1、您可以向我们分享您详细的时间安排吗,学习一下您是怎样在备考阶段有条不紊地安排时间。


    我认为考研最佳的准备时间是提前四到五个月左右。我个人的考研时间是比较紧促的,因为我也是在去年准备了司法考试,从三月到十月把重点放在了司法考试上,只是在三月到五月准备了考研英语,大体背诵了考研词汇。真正开始法考是在司法考试主观题结束之后,两个多月确实紧张了一些,不过如果充分利用时间的话也是有机会的,毕竟我身边也有两个月考上名校的实例。专业课方面,我先把法硕的书从头到尾认真看了一遍,因为民、刑、宪、法理司法考试复习过,我在看书的时候理解并没有多大困难,但是会把认为重要的考点都标注出来,对法制史我是专门整理了笔记,因为法硕的法制史部分考的十分细,并且我把法学法硕和非法学法硕的真题都做了,并且整理了错题和回反复考察的题,之后我是使用了文运法硕的材料进行背诵,法制史部分是背诵了我整理的材料,到考前差不多背了将近三遍吧;公共课部分,我在第一个月是看了政治的教学视频,英语是做了2000年-2018年的真题,之后就是刷题和背诵。


2、对于公共课备考来说,您认为该怎样同专业课进行平衡,与专业课相比又有什么样不同的备考经验?有什么推荐的学习资料吗?


    对于法硕来说,我认为时间均分就可以,毕竟政治和英语高分的话也是可以拉高整体水平的,而且有些学校会比较重视英语的分数,特别是英语不好的同学要更加注意。对于学习资料,政治的话,我比较推荐徐涛的书和肖秀荣的1000题,而且最好配套徐涛的课程视频,到了后期肖四肖八必不可少。英语的话,必不可少的“恋恋有词”,词汇真的是基础,做题的话就是黄皮书,课程的话我是比较推荐唐迟老师的阅读理解课,我当时复习考研英语的时候因为时间不够方法不得当,课程听的少,题做得多,这确实不对,因为考研英语做题有其独特的套路和方法,掌握方法最为重要,所以听阅读课是十分重要的。不过老师的话其实还是要合眼缘的,可以自己多听几个老师的课,找一个自己最喜欢能听进去的就可以。 


3、在整个过程中,应该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态?您还有什么别的想要分享给我们吗?


    考研这个过程,只要你坚持下来了,并且努力了,认真投入了,就一定没有问题。一定不要分心,而且我个人是不太建议打持久战的,就是准备一年那种,容易给自己带来疲劳感。复习的过程中,如果自己感觉到累了,坚持不下去了,可以想一想自己准备考研的初衷,回宿舍睡一觉,第二天出来还是需要努力学习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只有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才能在考研中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