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7日上午,应东南大学法学院、东南大学民事检察研究基地邀请,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房绍坤做客秉文大师暑期云讲堂,以“我国民法典的三大特色——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为主题举办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孟鸿志主持,法学院副院长、民事检察研究基地主任、博士生导师单平基副教授评议,200余位校内外老师、同学及实务界的人士参加。整场讲座持续两个多小时,房绍坤教授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法典特色的精准概括,结合具体规则和司法实践案例对民法典进行了宏观解读。
在立法体例上,民法典创设了新的体例。我国民法典在传统五编制体例的基础上,新增了人格权编和侵权责任编,形成了包括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和侵权责任编在内的七编制体例。其中,人格权独立成编是民法典的最大亮点,既表明了民法典对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特别强调,凸显了对人格尊严保护的基本理念,也为其他部门法的理解与适用提供了基本遵循。侵权责任的独立成编不仅有其立法传统因素,并且现有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已经远远超出传统债法内容,符合立法科学化的需要。在不设债法总则编的基础上,以合同编通领债法总则与分则的立法技术有其必要性,合同编通则分编实际上起到了债法总则的作用,而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因其得以准用合同规则的特征而被作为准合同安置在合同编当中。
在价值理念上,民法典贯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将其吸收并规定在立法目的当中,另一方面,又通过具体规则加以表现,例如,第184条规定的“好人法”条款以及第185条规定的“英烈条款”,旨在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在制度设计上,民法典创新了法人分类以及独具本土性的用益物权制度。考虑到社会具体情况,确立了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以及特别法人的分类方式,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等特别法人提供了相应的法律地位。同时,根据我国的土地权属制度的特征而具体设计用益物权体系。其中,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以及宅基地使用权是我国特有的用益物权类型,而地役权和居住权也存在相应的中国特色。
其一,吸收了大量的司法实践经验。在编纂过程中,民法典吸收了大量包括民事单行法以及针对特定问题的行之有效的司法解释,在此基础上,对部分司法解释有所改进,进一步推动了民法典的科学化,体现了立法与司法的良性互动。
其二,及时将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规范。针对土地改革成果,民法典在《农村土地承包法》确立的三权分置的基础上,实现了土地经营权的入典,表明其正式成为民事权利体系的一员,学界对其性质界定仍有待加以探讨。与之相应,民法典扩大了抵押财产的范围,删除了“耕地使用权不得抵押”的规定。
其三,及时回应实践中发生的现实问题。针对此次新冠疫情,民法典新增了第34条关于突发事件发生时对被监护人关照的规定,第285条、第286条关于物业公司和业主配合义务的规定,以及第494条强制缔约义务的规定。
其四,着重解决百姓关注的问题。民法典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解决社会热点问题,包括居住权制度的创设、高铁占座问题、高利贷问题、中介跳单问题以及“头顶上的安全”保障问题。
第一,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民法典人格权编全面确认了民事主体所享有的各项人格权益,为权益保障提供了民事基本法依据,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美好幸福生活的需要,实现了人文关怀的立法目的。
第二,创新了人格权益保护的内容。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将生命尊严纳入生命权的保护范围,该概念可扩展至胚胎、胎儿、遗体等予以适用。2.将行动自由纳入身体权的保护范围,民法典对人体的捐献、人体组织的买卖、人体医学实验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定。3.扩大了肖像的保护范围和肖像权的权能,新增私人生活安宁为隐私权的保护客体。
第三,回应了现代科技对法律提出的新需求。民法典增加了有关电子商务的规则:网购以提交订单成功为合同成立,快递以收货人的签收时间为交付时间,体现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民法典明确了从事与人体基因有关的医学和科研活动的法律底线:禁止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深度伪造他人肖像,并承认声音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格利益。
第四,贯彻了绿色发展理念。为保护生态环境,总则编新增绿色原则,在基本原则的层面上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物权编、合同编和侵权责任编等各分编也设置了相应的具体规则。例如,侵权责任编专章详细规定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
随后,东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单平基副教授对讲座进行评议。单平基副教授从三个方面对房教授的讲座内容进行了评议,认为房绍坤教授的讲座主题充分凸显了民法典的特色,回答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讲座内容尤其是民法典基本体例方面的讲解解决了许多困惑,讲座风格具有独到性,兼顾了法学专业和非法学专业的听众需求,整场讲座使人收获良多。
孟鸿志教授做讲座总结时认为,本次讲座讲述的是最重要的内容、最新、最前沿的知识,民法典的学习对于百姓生活、学者研究以及国家治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民法典的出台为整个法学研究都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各个部门法学者都应当潜心加以研究。
在讲座提问环节中,同学们踊跃发问,房绍坤教授对同学们的问题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解答,就民法典中的热点问题给予了相应的回应。本次讲座获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