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6日下午2点,我院2018级本科生工程法特色方向分流会在四楼模拟法庭顺利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我院刘艳红院长、单平基副院长,工程法团队于立深教授、叶树理副教授、高歌副教授、杭仁春副教授、张马林副教授、王玮玲老师、邢晨曦老师、常滕原老师等核心成员以及我院2018级本科生。分流会由单平基副院长主持。
刘艳红院长就我院工程法方向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进行了发言。刘院长提到,我院围绕“交叉式、实务型、团队式”这九字方针创建,于2008年建立全国首个工程法学科,并先后建立“一所、一会、一中心”三大平台。在教学方面,探索了本科生“2+2”、硕士生“4+3”、博士生“4+3+4”的深度交叉人才培养新模式,围绕我院出版的工程法学教材(国内第一本由高教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打造了案例、理论、实务等方面的一系列教材和精品视频公开课,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刘院长指出,交叉学科是我院的经验和至宝,我院从团队结构到师资教学始终贯彻深度交叉融合这一特色。在介绍了我院工程法方向优秀教师和学生代表之后,刘院长希望我院本科生能保持文与理兼具的优势,进一步拓展视野,让学习做加法,为将来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后,我院工程法团队于立深教授、叶树理副教授和高歌副教授介绍了工程法发展前景。
于立深教授就工程法方向的知识结构、保研和未来就业这三方面做了介绍。于教授指出,工程法特色班的学习依旧是围绕法律关系、法律制度、法律概念和法律规则等最基础的法学知识结构展开,并在此基础上体现了部门法的实务和交叉的特点,对未来的保研和就业都有积极的作用。
叶树理副教授指出,现代法学的培养模式决定了我们一定要重视学科交叉。我院工程法方向在原有核心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组织的赋予了另一个课程体系。这与国家卓越法学人才培养计划提出的“跨学科、应用型、国际化”的目标高度一致。四大律师事务所、各大央企等都对我院交叉学科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有很大的需求。
高歌副教授指出,传统法学学科固然重要,融合才是发展趋势。就我院往年经验来看,工程法方向的学生平均绩点排列在学院前列,而我院工程法方向的学生体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紧接着,法学院2017级本科生陈睿毅、李殷湉就工程法学习分享了心得体会。陈睿毅同学介绍了工程法相关课程和学习内容,指出工程法学习丰富了跨学科思维,积累了自身底蕴,未来定绽放光芒。李殷湉同学为学弟学妹们打消了工程法方向学习的诸多顾虑。她感受到了工程法学习的独特魅力,并认为是当代法学家思维下回应现代需求的体现,对同学们选课、实习和求职都多了一个选择。
随后,法学院2020级硕士刘一帆、李思雨分享了工程法硕士学习的经验。刘一帆认为,工程法学习体现了行政法、民法、经济法的学科交叉,增加了学习和就业的机会,体验了其他学科的知识魅力。未来这方面人才需求多,就业、求学机会也很多。李思雨同学分享了自己学习和读研的经历,她提到自己在工程法这一法律人和工程人的沟通平台上,学习了工程方面的语言和思维方式,收获良多。
最后,工程法团队的老师们就同学们关心的课程学习内容和压力、读研保研情况、就业和未来发展等问题,与现场同学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互动,法学院2018级的本科生同学们收获了满满的启发,对未来的学习、就业和发展规划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文:邢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