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人文与科学素养专题讲座 || 宋华琳教授东南大学开讲:公共卫生治理与行政法治

发布者:高地发布时间:2020-11-23浏览次数:527

研究生人文与科学素养专题讲座



2020年11月21日晚,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宋华琳教授应邀为我校学子作了题为“公共卫生治理与行政法治”的人文与科学素养专题讲座,我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刘启川副教授授任本次讲座主持人。近1000名东大学子通过钉钉平台收看了本次讲座直播。


讲座精撷


讲座伊始,宋华琳教授以本次新冠疫情中的社会治理为切入点,阐述了当下社会中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多中心治理、风险预防与行政法应对等重大问题。



本次讲座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中,宋华琳教授首先为同学辨明“公共卫生”与“治理”两个基本概念的含义。宋华琳教授指出,公共卫生是以保障和促进公众健康为宗旨的公共事业,且享有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保障服务是我国宪法明定的一项公民社会权。随后,宋华琳教授以本次疫情防控中的社会治理为例,指出在当今社会,社会治理不再仅仅只是行政目标,还需要社会、市场等各个不同主体的共同合作与参与。在第二部分,宋华琳教授从应急法治的基本原理、行政法基本原则、公民权利保障等多个角度对公共卫生法治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详细阐述。第三部分中,宋华琳教授对风险治理视野下的公共卫生立法进行了详尽的评述和展望。他指出,要牢牢把握“风险治理”这一基本前提和风险预防的基本原则进行公共卫生立法,并进一步指出,目前现行的立法中存在制度不健全、不衔接、不完备等问题,因此需要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公共卫生法律法规体系。最后,宋华琳教授探讨了公共卫生中的合作治理等问题。他认为,对于突发重大卫生事件的社会治理,应当坚持中央层面的一元化领导和多社会主体共同合作参与的原则。此外,他提出要处理好行政决策、技术支撑、专家咨询与专业知识的关系,发挥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专家与基层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

在接下来的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宋华琳教授就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细致解答。他对新冠疫苗的分配框架、“健康码”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个人隐私泄露等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最后,宋华琳教授鼓励同学们多多阅读法学书籍与法律条文,研读法律知识,成为理性、全面、客观的优秀法律人。

刘启川副教授在本次讲座进行总结时认为,宋华琳教授的讲座结构清晰、内容丰富,对我国卫生法治进行了体系性的梳理,字字珠玑、真知灼见,令人意犹未尽。

本次讲座从相关基本概念的明晰谈到卫生行政法治的基本原则,从立法的细致操作谈到公共卫生事件的多元社会治理模式,从社会现象谈到背后蕴含的深刻法哲理,视角广阔的同时又不忘对细节的挖掘,关注法律条文的同时又不乏批判性思维。讲座中蕴含的丰富法律知识和深刻的逻辑思维让同学们感受到了行政法的独到魅力。

文字|马近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