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9日,由东南大学法学院主办,东南大学网络安全法治研究中心、东南大学江苏青少年工作研究基地承办,南京君安法律咨询有限公司协办的首届“网络安全的协同保护”高端论坛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顺利举办。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协同保护”。
北京国卿律政国际法律咨询中心党组书记王建中,江苏省委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处处长吴天寿,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居上,共青团江苏省委权益部副部长董旭冉,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数据法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何渊,南京市秦淮区检察院未检部主任时红,宿迁市宿城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副主任王绪,宿迁市宿城区检察院检察官刘冰心,申浩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李国光,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讲师、博士杨敬之,北京国卿律政外联七部执行主任秦俊杰,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律师赵亚飞,东南法学法学院欧阳本祺教授、李川教授,东南大学法学院单平基、刘启川、陈道英、任丹丽、梁云宝、李煜兴等三十余位理论研究和实务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与会高校学者和实务专家就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协同保护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推进新时代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开幕式
会议开幕式由东南大学网络安全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李煜兴主持。李煜兴副教授简要介绍了论坛筹备与组织情况,介绍了各位与会嘉宾,并对出席论坛研讨会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
东南大学法学院副书记、副院长刘启川副教授致开幕辞。刘启川副书记首先介绍了东南大学网络安全法治研究中心和东南大学青少年工作研究基地取得的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随后,他表示期待这次研讨会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开端,今后对网络安全领域的突出理论和实务问题可以持续展开研讨交流,服务于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实施和网络空间治理。最后,刘书记感谢各位同仁关心和支持东南大学法学院,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主题报告
论坛主题报告由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江苏省青少年工作研究基地执行主任李川主持。共有四名报告人进行精彩发言。
北京国卿律政国际法律咨询中心党组书记王建中先生在会上做《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司法保护机制》的主题报告。王建中先生针对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执法体系不健全、司法保护保障不到位、法治意识淡薄等问题,提出了以下建议:第一,明确执法依据,构建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执行行政执法的程序法律体系。第二,优化执法监督机制,对网络企业的产品建立严格的审查制度。第三,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强执法人员法律专业知识。第四,加大司法保护力度,构建社会支持激励机制。第五,提升法治素养,共同打造网络社会综合防控体系。
江苏省委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处吴天寿处长发表了《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现状、问题与对策》主题报告。吴处长根据实践中的相关经验,从监督的视角上,将我国的网络安全形势概括为四个特点:第一,网络攻击形势严峻。江苏省的网络安全攻击率靠前,对未成年人影响概率大。第二,境外的渗透层出不穷,网民尤其是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甚至是个人隐私有被窃取的可能。第三,关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系统危险加剧,高危漏洞存在率高。第四,数据安全事件频繁发生。
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居上女士在会上做了《未成年网游付费、直播打赏调研及其对策》的主题报告。居上女士根据相关调查结果,对于未成年人网游付费直播打赏提出以下建议:第一,要加快推进注册实名认证和加支付前人脸识的双认证系统。第二,严格遵守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的相关规定,所有的网络游戏用户必须使用有效的身份证信息才能够进行实名认证注册。第三,任何用户你在充值和支付之前开启人脸识别,只有注册用户的信息和人脸的识别相匹配时,才能够进入到这个游戏的充值和支付的消费程序。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数据法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何渊教授发表了《儿童数据的六步合规法》主题报告。何渊教授认为应该通过六步合规法来认定对于儿童数据的收集是否合规,具体步骤如下:第一,确定是否为收集14周岁以下儿童个人信息的网络运营者。第二,发布合法合规的隐私政策。第三,收集前,将数据操作惯例直接告知监护人。第四,收集前,获得监护人的授权同意。第五,尊重监护人对已收集的儿童数据拥有的持续性权利。第六,采取合理措施保护儿童个人信息的安全。
专题报告
专题报告由东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单平基副教授主持,共青团江苏省委权益部副部长董旭冉、南京市秦淮区检察院卫检部主任时红、宿迁市宿城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副主任王绪、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讲师、博士杨敬之、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任丹丽、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李煜兴作专题报告,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陈道英、梁云宝作评议。
共青团江苏省委权益部副部长董旭冉做了《网络领域青少年权益保护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题报告。董旭冉指出在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方面的主要做法有两点:第一,抓总纲建机制重法治,做好顶层设计;第二,推项目抓教育,深入推进青少年群体成长护航工程,其中重点列出了实施不良和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群体的青春护航工程。董旭冉还指出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切实做好网络普法的力度和内容建设。基于此,共青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南京市秦淮区检察院卫检部时红以《网络犯罪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做了专题报告。时红指出现在未成年人利用网络犯罪或未成年人作为被害人被网络犯罪侵害的案件比例在逐年上升,但时红认为司法机关对在网络上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是有限的,尽量加强与学校、家庭、政府、一些社会团体的合作,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时红最后提出两点愿望:一是防止未成年人实施网络犯罪;二是防止未成年人成为受害者,尽可能地让未成年人健康快乐地成长。
宿迁市宿城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副主任王绪以《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与检察公益诉讼》做了报告。王绪认为当前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问题包括网络游戏引发未成年挥霍钱财甚至犯罪问题;未成年人被唆使犯罪呈多发高发态势;未成年人侵权和网络侵权成为未成年被侵害的新领域。导致该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对网吧网络产品的监管不力;部分家庭学校未能积极引导未成年人理性使用网络;少数网络服务产品提供者社会责任确实;全社会对困境未成年人的关爱帮助不够。王旭结合宿迁市检察院提出四项检察保护建议:第一,公安部门协作配合配齐公安治安探头;第二,对重点网吧问题进行有效监管;第三,对违规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行为进行顶格处理;第四,对校园周边商铺违规提供互联网服务进行专项活动。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讲师、博士杨敬之就《少儿真人秀节目中的儿童权利保护》作了报告。杨敬之指出儿童线上的风险分为四类包括内容风险、接触风险、商业风险和隐私风险,其中接触风险类型很广泛,需要进行规制,规制的重点是规制平台的主体责任。杨敬之还指出有两个切入点可以用在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上,一个是以年龄作为细分的内容分级,一个是以时段作为限制来细致化的配套措施。
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任丹丽以《网络平台责任与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为题作了报告。任丹丽以儿童YouTube频道Ryan ToysReview遭到投诉的案例引入在儿童作为影响者的影响者营销中应该规制的问题。任丹丽指出在保护和指导儿童影响者上可以分为两个方向,第一是民事法律关系的方向,包括家长保证儿童的工作环境、保护儿童利益和品牌持续的监控和指导它这样一个行为的适当性,可衡量性来控制风险,规范广告的行为;第二是主管机关的角度,将预防原则纳入到监管的框架、全面评估用工行为对儿童基本权利的影响,使得该行为在准入上就受到监控。
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李煜兴就《未成年人网络短视频沉迷及其法律规制》发表了专题报告。李煜兴指出网络平台的政府监管是一个短板。网络短视频、网络直播、网络游戏等新业态、新现象为政府行政规制带来新的挑战。无论立法还是制度构建,最核心的出发点是要对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进行特殊保护。李煜兴指出,除了传统的事前规制手段——行政许可、市场准入,事后规制手段——行政处罚、刑事制裁手段外,可以探索将行政执法和解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去引导网络平台主动合规,进而主动履行平台责任;此外,可以探索拓展检察机关行政公益诉讼的等外边界,督促行政机关履行网络安全监管职责,履行未成年人网络权益的安全保障义务。
评议环节
在评议环节,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陈道英指出在网络儿童权益保护当中,要突出事前的预防,也要突出包括监护人、平台等各方面主体共同参与进来,不能够仅仅去依靠政府的事后惩罚,特别是要强调平台的社会责任以及父母对未成年人子女的监管责任。
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梁云宝对董旭冉、时红以及王绪的报告进行了评议。梁云宝认为董旭冉部长的发言主要围绕法规、项目、教育等层面的完善进行的,侧重于刑法之前共同法的作为;时红主任的报告通过具体案例展现了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让其了解到实践部门基本立场;王绪主任的报告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建议对策值得学习和思考。
会议总结
会议闭幕式由东南大学法学院副书记、副院长刘启川主持。东南大学网络安全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欧阳本祺教授就此次研讨会进行了学术总结。欧阳本祺教授总结人为本次会议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即保护方式和保护对象。在保护方式方面,一是加强协同保护,要公检法多方联动,加强线上线下的全面保护;二是加强司法保护,重视青少年作为犯罪主体和被害人的保护;三是深入研究网络平台的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就国内外的平台规制进行比较研究。在保护对象方面,注重保护未成年人的内容、商业、隐私安全,完善对未成年人信息安全的保护规定。最后,欧阳本祺教授对本次会议的协办方南京君安法律咨询有限公司以及参与会议的全体同仁表示感谢。至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协同保护研讨会圆满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