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8日,东南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模拟法庭》课程圆满收官。《模拟法庭》课程是法学院研究生实践教学系列课程之一。通过探索校内理论导师和校外实务专家携手授课的“双师教学模式”,构建校内校外协同育人新机制,该课程旨在提高我院研究生法学实践能力,提升我院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卓越法治人才。《模拟法庭》课程由“民商事诉讼模拟法庭”“刑事诉讼模拟法庭”“行政诉讼模拟法庭”三大知识板块组成,分别由步兵、钱小平、李煜兴副教授牵头并担任校内理论教学导师。课程邀请来自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司法鉴定中心的八位校外专家组成精英实务导师团队。课程主题丰富,内容充实,教学形式多样,同学们反响热烈,教学任务圆满完成。
专题一:如何做好一名好律师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汇业(南京)律师事务所魏青松主任主讲“如何做好一名好律师”。魏律师强调指出,诉讼胜负有时并不是最重要的。作为一名律师,首先要了解客户的商业目的,为客户合理确定诉请。魏律师对被告抗辩进行了重点讲解,告诉同学们要特别注重程序性的抗辩,指出程序性抗辩在一定程度上要高于实体性抗辩。魏律师最后指出,遇到一个新的案件时要通过绘制时间轴、专家咨询意见、案例检索、法律关系图等多种方法寻找解决思路。课堂最后,魏律师强调形式逻辑教育的重要性,倡导法学院应当开设形式逻辑这门课程。课程内容充实,生动有趣,同学们受益匪浅。
专题二:民商事诉讼证据运用的几个问题
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江苏省律协公司法业务委员会主任朱涤非律师主讲“民商事诉讼证据运用的几个问题”。朱律师详细解释了现行法中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规定,阐明有关举证问题的法律依据。朱律师围绕谁举证、如何举证,提出诉讼可视化、组织证据、证据清单和证据册的重要性。朱律师指出要善于运用各种工具软件,仔细梳理法律关系,以时间图、法律关系图等形式实现诉讼呈现可视化。最后,朱律师在对一般证据问题进行阐明的基础上,侧重对特殊动产、不动产证据的举证以及域外证据使用的问题进行讲解。
专题三:新时代司法鉴定的现状及司法鉴定意见的审查
江苏省司法鉴定协会会长、南京东南司法鉴定中心沈晓林主任为主讲“新时代司法鉴定的现状及司法鉴定意见的审查”。首先,沈主任从我国司法鉴定的立法现状为切入点,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目前司法鉴定有关管理、职业化、认证认可、技术标准、收费以及公共法律服务定位等方面的现状。其次,沈主任从鉴定主体、鉴定材料、鉴定程序、鉴定方法以及鉴定意见书的证据形式几个方面对司法鉴定意见的审查进行重点讲授。通过此次课程,同学们对司法鉴定工作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专题四:审判中心视野下的民商事诉讼
国家一级法官、南京鼓楼区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李子木法官主讲“审判中心视野下的民商事诉讼”。讲座中,李法官强调法律规范、案例文献检索的重要性。随后,李法官指出书本式学习和案例式学习的异同,认为法科学生不能停留在“快餐式”的学习,法律学习既要多读著作也要加强对案例的研习。法律人要注重法学方法的掌握,探寻相关法律条文背后的原理,并且在实践中抽剥出理论争议,以此贯通民商法、民诉法、法学方法论的学习。本次课程以一个全新的思维探讨民商事诉讼的实践问题。李法官建议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丰富理论知识,提升专业素养。
专题五:刑事诉讼中的有效辩护
江苏新高的律师事务所律师、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薛印洋律师主讲“刑事诉讼中的有效辩护”。东南大学“反腐败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钱小平副教授及七十余名法律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薛律师结合执业近20年办理的具体案例,就有效辩护的内涵和外延、有效辩护的基础会见和阅卷、有效辩护的庭审技能及辩护词书写等若干方面,和与会师生进行了气氛热烈的互动交流,并就刑事诉讼中的前沿理论问题和钱小平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
专题六:行政案件代理策略与庭辩技巧
上海申浩(南京)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东南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校外兼职导师李国光律师主讲“行政诉讼策略与应诉技巧”。李主任强调法条检索能力、数据收集分析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对于一名律师的至关重要性。李主任给大家分享了行政诉讼的“要素分析法”,他认为思路比方法更重要、行业比专业更重要、大数据分析比个人认知更重要,并认为律师代理应当从收集到的证据材料中提炼观点内容,尽量避免主观臆测内容。最后,李主任以“宏大的叙事能力,细微的辨别能力”作为总结,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学习,珍惜读书时光,并表达了对同学们可以去律所实习的热烈欢迎。
专题七:当我们谈起行政诉讼时我们该谈什么
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路兴庭长主讲“当我们谈起行政诉讼时我们该谈什么”。讲座从“审什么”与“怎么审”两个方面介绍了我国行政诉讼庭审制度。路法官指出,人民法院主要针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具体包括权限是否正当、事实认定是否清晰、法律适用是否合理以及程序是否正当完备四个方面。关于“怎么审”,在庭前准备中应注意案件是否应该进入实体程序;在庭审过程中应注意礼仪、提问技巧以及突发状况应对;在庭后工作中要及时进行合议、调解和文书撰写工作。路法官最后建议学习工作中要坚持“三心二意”,即细心、耐心、责任心;新意和诚意。此次讲座让同学们对我国行政诉讼审判制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专题八:新时代检察公益诉讼的职责与使命
南京市检察院研究室员额检察官何志文主任主讲 “新时代检察公益诉讼的职责与使命”。何志文检察官首先简要介绍了检察机关侦查、公诉、批捕、刑罚执行监督、民事检察、行政检察等主要职能。其次,何志文检察官重点分析了检察公益诉讼制度从顶层设计到法律授权,从试点先行到法律保障的发展历程。最后,何志文检察官介绍了“污染长江”等典型公益诉讼案例,并对诉前检察建议的提出程序、行政公益诉讼“等内”和“等外”的范围内容进行了学术上的探讨。此次讲座让同学们对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