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深入院系座谈会(法学院专场)顺利开展

发布者:高地发布时间:2021-04-13浏览次数:252

2021年4月6日下午,东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深入院系座谈会(法学院专场)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法学院四楼会议室顺利举行。学生处副处长、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宋健刚,就业指导中心张多良老师、顾青瑶老师、丁菡老师、薛裕峰老师深入学院进行指导。会议由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刘启川主持,法学院本科生辅导员费倩倩、研究生辅导员郭宗煜参与了本次座谈交流。



本次会议共四个环节,分别是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刘启川致辞,学生处副处长、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宋健刚讲话,法学院2021届就业情况摸底以及对法学院就业促进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探讨。

首先,刘启川副书记致欢迎辞。他表示,本次会议是在国家“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和我校有关2021届毕业生整体就业工作要求提升的背景下展开的,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学院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群策群力,坚决保障2021届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



第二环节中,学生处副处长、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宋健刚分析了今年的就业、考研的整体态势。同时,宋健刚主任结合学校当前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指出在当前形势下,一是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站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做好就业工作。二是要扎实有效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促进毕业生多渠道就业。三是针对就业困难学生要开展帮扶工作,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为帮扶对象提供就业帮扶。

第三环节中,法学院辅导员费倩倩、郭宗煜老师介绍了法学院2021届毕业生的就业基本情况。费倩倩指出,目前大部分本科毕业生选择攻读硕士研究生,其他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主要集中在选调生、公务员考试等方向。郭宗煜介绍了法学院2021届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基本情况。他认为,在疫情背景影响下,大部分学生就业意向较为保守,就业选择集中在公务员考试上,且学生更倾向于在拥有一个就业选择的基础上尝试其他就业岗位的应聘。



在第四环节中,费倩倩老师表示,综合本科与硕士毕业生的实际情况来看,法学院2021届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点:一是文科类岗位的数量较少;二是疫情对就业的影响仍未消除,学生的选择空间较小;三是学生在选择工作时心理上存在轻微焦虑。宋健刚主任结合东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情况介绍了院系开展的促进就业的相关举措、经验和做法。他强调,学院一是要建立全方位的就业信息宣传渠道。在就业信息、就业政策的宣传方面,学院可以依托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网络平台同时进行就业宣传,将就业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毕业生。此外,学院可以举办专场宣讲和面试活动,提高学生的就业成功率。二是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活动。法学院可以邀请对口单位来校开展专场招聘会,邀请企业领导、律师、法官等来校开展交流活动。三是要增强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应用能力。学院可以积极联合律师事务所、法院、检察院等建立多个校外教学实训基地,积极推荐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中开展专业实习,力争在实习中解决就业,实现以实习促进就业的目标。



下一步,我院将认真梳理本次会议中分析出的相关问题,及时采纳就业指导中心反馈的相关意见,高度重视我院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的开展,以用心、细心的工作和服务,替学生解决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难题,构建全程化、精细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切实做到就业服务“不断线”,为2021届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