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身为9514.8万分之一,肩上的是责任,背后的是坚守,面前的是挑战。敢为人先冲锋在前是共识,义无反顾奋战一线是荣光,相信无数人曾为不能真正的战斗在一线而喟然长叹。
那么下面就让我们听一听这位火线入党的“高原战士”——严子涵。让我们从他和党徽的故事中一同感受在因风皱面的班公湖前宣读入党誓词的心潮澎湃。
第一部分个人简介
严子涵,2017年九月考入东大机械工程学院,2018年九月至2020年12月服役于新疆某应急作战部队,现为东南大学法学院20级本科生。服役期间由于表现突出,火线入党并被评为“四有”优秀士兵。
第二部分忆初心
我入党是在祖国的边境上,在中印边防冲突的第一线。因为在那里,在那群党员的身上,我见到了未曾见过的神圣与荣光。在和敌人对峙时,他们牢牢占据了第一排的位置,仅仅因为那些位置最危险。有一次,我明明已经抢到了第一排的位置,却硬是被党员班长给挤了下来,这使我感到无奈的同时也深受感动,下定决心要早日入党。于是当天晚上我就找教导员汇报思想准备火线入党。
很巧的是,第二天上级关于在阵地上开展火线入党工作的通知就下来了,我很荣幸地被组织批准成为了第一批火线入党的积极分子。
宣誓是在七一建党节的时候统一展开的,我刚好面对着党旗,党旗的后面就是班公湖,那时候我就在想,要是这辈子能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把热血洒到这片土地上,也很值得了。
第三部分身之行
在部队,我入党之后向身边的先进典型学习,战斗时扛在最前面,吃饭时等在最后面,宿营时睡在最外面,站最冷的岗哨,背最多的给养,穿最少的物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一步锤炼自己的党性修养。
退役复学后,积极响应学校武装部的号召。先后参与组织了青年健体计划、军训教官集训营、戎耀东南宣讲会等活动,争取为东南大学国防教育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第四部分悟真知
可以说,在我的青少年时期,最为重要的三观都是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形成的。我喜欢在党史中畅游的感觉,感受着中国共产党怎样从幼小走向成熟,怎样带领中华民族在最黑暗的年代里蹚出了一条康庄大道。那些波澜壮阔的历史常常使我心驰神往,我觉得,如果说牛顿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我们就可以说是走在先烈们用血肉铺成的道路上了。
而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就是用我们的勤奋,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是生命,为中华民族,为子孙后代,铺出来一条更高更远的道路。
第五部分总结
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在这个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党的红色基因传承下去。像习主席说的那样,一代接着一代干。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不仅仅是中国革命,也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内心。入党宣誓就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星星之火,只要心中这一点光明长存,理想信念的灯塔就永远不会熄灭。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就是带领人民群众永远走在正确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