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期东南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学术沙龙于2022年5月31日晚在腾讯会议线上举行,本次沙龙由东南大学法学院2021级博士生卢荣婕以“政务数据的产权界定及其标准”为题进行论文报告,并且特别邀请了我院刘启川老师、万千慧老师、西南政法大学张坤博士生作为指导嘉宾,以及东南大学法学院李蕊博士生、魏文松博士生、华子岩博士生、贺彤博士生、姜明坤博士生作为评议人,由东南大学法学院2021级博士生马尚琦担任主持人。
沙龙伊始,主持人马尚琦对所有参会人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讲明沙龙流程,同时为大家合影留念。接下来,主持人简述了本次沙龙的讨论主题,并分别介绍了三位特邀嘉宾与5位评议人。
卢荣婕博士生就其“政务数据的产权界定及其标准”一文,在论文的选题背景、争议焦点、论证框架等方面做了大约7分钟的报告。随后,评议人依次对论文发表各自看法。李蕊博士生首先指出文章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并从三个方面对论文内容提出一些完善建议。第一,摘要中尽量减少否定式判断,多用肯定式语句,并且要有实质性内容的注入。第二,要从法律人的视角进行思考论证,要明确争议的问题是什么。第三,行文需要理清产权界定的标准是什么,要避免内容重复与雷同,并且赋予论证说服力和统一性。魏文松博士生分别基于文章的三个部分对论文修改提出三点建议。第一,要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与逻辑,可以重点围绕什么是政务数据产权、怎样界定政务数据产权、中央与地方立法实践的认知现状等内容进行逻辑整理。第二,文章的相似内容在不同地方存在重复性阐述,需要进行删减,还要注意将内容与标题对应起来。第三,最后的区分标准部分要避免复杂化,要进一步简化、明确问题的解决方法。华子岩博士生结合自身论文写作经验,从不同角度谈了三点看法。第一,一篇文章有一个命题即可,要明确该篇文章要解决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结果怎样。第二,摘要部分写大约300-500字,简单介绍论文背景、研究必要性以及学界现有观点。第三,鼓励大家多多参加读书会,可以从中学到包括问题提出、用词、逻辑结构、行文等在内的论文写作必备知识。贺彤博士生在阅读报告论文后总结了三个修改意见。第一,指出论文标题的内容重复,要理清政务数据产权、知识财产的内涵。第二,行文要在注重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注意逻辑内容凝练以及观点论证的合理性。第三,论文摘要部分要重点突出自己的核心观点,而对于研究意义,在引言、结语处写即可。同时还指出了文件传输应注意的格式问题。姜明坤博士生对论文撰写的不同部分进行详细指导。第一,拟完论文标题后,可以通过“拆词法”分析标题是否合理,不断修改从而清晰定位论文内容的落脚点。第二,指出摘要部分的句号过多,需要进一步提炼核心内容。第三,政务数据等相关概念要在引言部分进行阐述,避免全文多处分散式界定带来论文论证的不深刻。此外还强调了佐证资料对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接下来,三位特邀嘉宾对报告论文进行了一一点评。
张坤博士生首先非常感谢学院邀请,并分别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与建议。第一,要明确论文论证的集中点在哪里,也就是找到争议焦点,并且要集中围绕焦点展开充分论证。第二,进一步整合标题内容,会使得逻辑更加清晰、顺畅。第三,使用经济学工具是论文很好的创新点,但需要注意工具的借鉴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让问题复杂化,强调要在充分理解的前提下进行使用。
万千慧老师首先对学院的邀请表示感谢,认同了上述诸位博士生提出的相关建议,并总结自身多年写作经验,对报告论文展开相应指导。第一,强调论文逻辑关系的重要性,每个段落之间、每段内容语句之间都要具备逻辑关系,这样对论文写作有好处,也更方便读者阅读与理解。第二,要充分阐述论文的核心概念,这是行文的基础所在。第三,论证范畴要固定,要加强对重点问题的论证与提炼,避免过于发散的分析论证。第四,对于论文最后部分的界定标准,要进一步整合分类,增强界定标准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
刘启川老师对本次学术论坛作出总结,对学院邀请表示感谢,充分肯定了同学们参会的热情,鼓励大家勇敢讨论,积极发言。同时,对卢荣婕博士生的报告论文作出肯定与赞扬,并提出四点修改建议。第一,论文标题存在不聚焦的问题,可运用“精+简+雅=好标题”的方法,修改并检验标题合理性。第二,摘要部分要进一步明确核心内容,精简撰写,同时关键词部分要使用核心词语,方便读者查找文章。第三,逻辑结构的修改要体现“三性”:聚焦性、连接性以及准确性,并强调他人观点的使用是为了佐证自己的论证,避免过度使用他人观点而忽视了自己的表达。第四,结语部分不等同于总结,结语内容可以包含研究价值、作者核心观点、未解决的问题以及对以后研究的意义。
在交流环节,报告人卢荣婕对老师、师兄师姐所提的宝贵建议表示感谢,学到很多写作知识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今后会不断进行修改与完善,努力提高论文质量。沙龙尾声,主持人马尚琦再次对出席本次学术沙龙的三位特邀嘉宾、5位与谈人以及班长刘阳阳的组织安排表示由衷感谢,也十分感谢校内外各参会人员对我院沙龙活动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鼓励关注我院公众号“东南法学”,并宣布本期学术沙龙取得圆满成功。(文字:马尚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