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3日下午,第十期大数据与互联网法学青年学术沙龙在东南大学法学院法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验室会议室顺利举行。此次沙龙由徐珉川副研究员主持,社科处处长王禄生教授、南京擎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郑茂盛先生、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毕胜博士、法学院任丹丽副教授、陈道英副教授、杨洁副教授、余涛老师、王苑老师及司法大数据基地学生参与了本次活动。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毕胜博士以《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趋势与现状》为题进行了分享。分享涵盖了人工智能现状、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发展、LLM在法律领域的应用现状及LLM的局限性等内容。各位嘉宾老师对不同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的底层逻辑、技术差别及ChatGPT技术的可问责性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研讨。
在交流环节,南京擎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郑茂盛先生对ChatGPT模型未来的落地问题阐述了观点。王禄生教授和徐珉川副研究员对ChatGPT技术加持给作品创作过程带来的转变及作品产出后独创性认定标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任丹丽副教授提出的机器生成作品辨别标准问题引发嘉宾老师们的广泛讨论。陈道英副教授从教育法角度探究了ChatGPT技术被引入教育领域的可能性和预期效果。余涛老师从金融法角度探究了ChatGPT技术对金融领域的影响及其责任分配问题。19级博士研究生龚善要对ChatGPT技术加持会给司法领域的预测性证据认定带来何种转变问题阐述了观点。20级硕士研究生赵艺所提出的ChatGPT是否为通用人工智能的早期雏形问题引发嘉宾老师的激烈讨论。
最后,王禄生教授对本次学术沙龙进行总结,表示ChatGPT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民众对人工智能的固有认知,其出现正在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并强调青年学生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关注、了解及研究新技术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