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6日下午,第12期大数据与互联网法学青年学术沙龙在东南大学法学院法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验室会议室顺利举行。此次沙龙由法学院徐珉川副研究员主持,社会科学处处长王禄生教授、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张柏礼教授、法学院任丹丽副教授、杨洁副教授、苗泽一副研究员、邢晨曦老师、毕胜老师以及司法大数据基地学生参与本次活动。
苗泽一副研究员以《通用大模型的应用与法律风险》为题进行了分享,以OpenAI公司研发的ChatGPT为核心,依次讨论了通用大模型的发展历程、架构基础、能力特征、技术困境、法律风险等问题。苗泽一副研究员通过分析大量模型问答实例认为,以通用大模型为底层技术的ChatGPT具备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多任务学习能力、迁移学习能力、高效计算能力,并且可以主动承认并改正自身错误,是人工智能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尽管如此,目前ChatGPT仍面临着鲁棒性不足、可解释性差、语言公平性、隐私保护、歧视偏见、知识产权等技术、伦理与法律问题。未来,隐私、公平与责任依然是ChatGPT等人工智能治理的主要问题,具体则可以通过多元维度治理、积极国际合作等方式展开。
在交流环节,法学院毕胜老师展示了我院大数据基地在通用大模型微调训练中取得的工作成果,社会科学处处长王禄生教授、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张柏礼教授,22级硕士研究生盛崇卿、马欣玮等老师同学就ChatGPT模型的技术能力、困境限度、智能生成的真实准确以及通用大模型未来发展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观点。本期大数据与互联网法学青年学术沙龙在热烈讨论的氛围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