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和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东南大学定点帮扶南华县乡镇振兴的工作部署,8月8日至10日,受东南大学指派,在法学院优秀校友叶建霄的赞助下,东南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刘启川教授带领法学院师生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开展“法治助力南华乡村振兴,东大法学一路‘温锐’同行”活动,成效显著,备受好评。据悉,活动包括“一本书稿、一个办法、两项论证、两场讲座、两次普法、一次主题教育”。
一本书稿、一个办法:为南华乡村法治振兴和特色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东南大学法学院在接力法治帮扶中,选取了发生于南华的交通事故、婚姻家庭继承等常发性案例,编撰近20万字以《法治援建 普法南华——解析南华居民身边的法律案例》(以下简称《书稿》)为题的普法教材。同时,为巩固学校帮扶南华彝秀文化产业成果,东南大学法学院智库拟定34条《南华县彝秀产业促进办法》(初稿)(以下简称《办法》),促进南华彝秀产业健康规范有序发展。为提升《书稿》和《办法》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实践团队组织召开了专家论证会,就《书稿》与《办法》听取专家意见。南华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杨健、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公安局长刘培金、副县长曲栩、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赵春菊,县公安局政委赵润敏,以及县级行政执法单位分管领导、彝绣专班、县级专项普法工作队成员、县专项办全体工作人员及十乡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70余人出席了论证会。尤其是,本次会议特别邀请到司法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协调处袁雪石处长、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王青斌教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与法律教研部金成波教授、云南大学法学院杨临宏教授和刘国乾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此次活动。
会上,刘启川教授就《书稿》和《办法》起草背景、价值意义和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与会专家分别对《书稿》和《办法》的起草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与会专家和参会人员一致认为,为当地量身打造专属普法《书稿》和为彝秀产业发展保驾护航拟定的《办法》充分彰显了东南大学的为民情怀,体现东大与南华的深厚情谊。经过论证后,《法治援建 普法南华——解析南华居民身边的法律案例》将于年内出版,《南华县彝秀产业促进办法》也将依法纳入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相信将为南华法治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两场讲座:助力法治政府建设与和谐家风养成
作为东南大学到南华县开展法治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活动之一。8月9日下午,实践团队邀请云南大学法学院杨临宏教授为南华县作法治政府建设专题讲座。杨临宏教授从“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理论、正确看待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科学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评估”三个方面作了精彩的讲授。
随后,部分实践团队成员来到南华县教育体育局,面向南华县教师开展了《家庭教育促进法》专题讲座。本次活动中,实践团队成员用话剧和模拟法庭的多元形式,生动地展现了一场与家庭教育相关的纠纷故事,讲述了如何依照《家庭教育促进法》,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实践团队成员从“立法意义”、“重点内容解读”和“案例解读”三个角度,对《家庭教育促进法》进行深入剖析。围绕立法背景与目的,详细介绍了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家庭责任、教育方法等方面,以法学视野结合典型案例,鼓励教师们引导家长增强责任意识,树立法治观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为未成年人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随后,实践团队成员播放了普法短片,与在场的教师们交流了其中的法律知识,并发放了宣传单。参会教师们纷纷表示在讲座中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进一步加深了对家庭教育的认识。
两次普法:送法进基层,普法润民心
活动中,实践团队来到龙川镇二街社区开展实地调研,在二街社区召开法治助力乡村振兴座谈会并开展法治专题党日活动,详细听取了相关工作情况介绍,对加快推进法治乡村建设进行了深入交流。南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曲栩主持此次活动,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刘培金、县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肖开旺、县司法局局长张万云、龙川镇二街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窦正宝以及二街社区党总支、居委会委员等人参加了本次活动。会上,刘启川教授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主题进行了专题授课。刘启川教授在授课中指出:“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乡村法治宣传教育,以“一村一品”为特色推进法治广场、长廊、院坝等农村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要根据乡村自然环境、经济状况、人口结构、风土人情等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开展法治乡村建设,积极争创民主法治示范村;要坚持用法治思维引领乡村治理,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规范乡村干部群众的行为;要坚持人民群众在法治乡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做到法治乡村建设为了群众、依靠群众,过程群众参与、效果群众评判、成果群众共享,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座谈会结束后,实践团队成员在二街社区就地设立东南大学法律援助中心法律咨询流动站服务当地村民,为基层群众提供“一对一”免费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帮助群众提升法治思维,赋能法治建设,共创美丽南华。
随后,实践团队成员又来到南华县法治文化广场开展了现场普法活动,通过张贴海报、发放宣传折页、现场解惑等方式温情解答群众的各种法律问题,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引导群众树立正确法治观念,增强防范意识,自觉远离毒品、电信诈骗、养老诈骗、非法集资等不法侵害,关键时刻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实践团队充分发挥法治文化广场的法治宣传阵地作用及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法律服务队伍的专业优势,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群众普及法律知识,不仅提高了辖区群众的法律意识,拓宽了普法宣传领域,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打造法治南华贡献青年力量。
一次主题教育:感受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为了解南华的红色历史,实践团队来到南华一中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中共镇南师范党支部纪念碑进行了现场红色主题教育活动。
在中共镇南师范党支部纪念碑前,实践团队聆听了中共镇南师范党支部光辉历史,依次参观了“革命先驱——张舫烈士”“雄关漫道——红军长征红二军团过镇南”“星火燎原——中共镇南党支部”“抗日烽火——南华支援参加抗日战争”“红色南山——南山区武装革命斗争”“历史记忆——南华县革命遗址红色景点”等6大南华地方党史宣传教育专栏。重温南华早期党组织和革命烈士浴血奋战的艰苦岁月,深刻感受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砥砺奋斗的艰辛历程。
此次活动中,实践团队成员以红色资源坚定理想信念,以红色初心故事激发建功使命,在实践调研中传承红色基因。
此次在南华县开展的法治助力乡村振兴系列实践活动,成果显著,是东南大学法学院坚持服务基层法治建设、服务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通过普法宣传、专题讲座、法治文化调研等方式为南华县提供优质法律资源,打通以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助力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的具体行动。下一步,东南大学法学院将持续参与南华县的法治帮扶工作。相信在南华和东大的共建互促下,在可预见的将来,浓厚的法治氛围将会覆盖南华县的每一座村庄、每一片社区、每一个学校、每一寸土地,从而为南华县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