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首页  学院新闻

喜报|我院本科生阿卜杜萨比尔·叶木江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发布时间:2023-09-06 发布人:

日,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指导,中国青年报社、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联合举办的202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推报活动评选结果揭晓。我院本科生阿卜杜萨比尔·叶木江在评选中脱颖而出,荣获202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

本次活动以“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为主题,旨在树立当代大学生中热爱祖国、品行优良、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的榜样,引领广大同学不断坚定理想、传承红色基因,以青春之我践行“强国有我”的青春宣言。





阿卜杜萨比尔·叶木江,男,东南大学法学院2022级本科生,维吾尔族,共青团员兼任呼图壁县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被共青团中央两次评为2021年全国优秀返乡大学生”“2022年全国优秀返乡大学生”,获评东南大学“优秀共青团员”,昌吉州“先进个人”、呼图壁县“先进个人”等奖项。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他始终怀抱着一颗服务人民、回报社会的热忱之心。

 

一、身体力行,展现学生干部责任担当

大学三年,阿卜杜萨比尔·叶木江作为一名学生干部,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秉持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的初心,发挥着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在预科就读期间,从学生会部门负责人到主席团成员再到学院团委副书记,从各类文件、活动前期筹划、执行到将学生最真实的心声转达到学校,阿卜杜萨比尔在组织学校或学院的各类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沟通、协调与组织的能力。


阿卜杜萨比尔·叶木江同学(左一)作为新疆师范大学第十九次学生代表大会代表、学生委员会委员参加学代会合影

 

20223月,阿卜杜萨比尔作为优秀学生代表与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三届全国政协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党组成员汪洋同志见面,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茶艺技术。进入东南大学法学院后,阿卜杜萨比尔·叶木江继续坚持锻炼自己、充实自己,曾获得“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等校级7项荣誉、院级8项奖项。


阿卜杜萨比尔·叶木江同学与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三届全国政协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党组成员汪洋同志见面


阿卜杜萨比尔·叶木江同学(右一)参与座谈交流会

 

二、无私奉献,彰显团员先锋模范作用

家乡疫情期间,他积极响应团组织的号召,第一时间去社区报到,成为一名光荣的疫情防控志愿者。负责两栋楼社区居民购物统计、困难诉求反馈、协助医生维持核酸采集秩序,及时了解和收集居民的意见并向社区领导干部反馈,志愿服务时长累计5个月,得到居民和领导干部的一致好评。

预科就读时,阿卜杜萨比尔曾担任核酸检测小组组长,组织全院2000余人核酸检测工作。从核酸检测前期的人员安排、物资领取、现场布置,再到现场的纪律维持,最后到核酸检测样本的派送、核酸检测数据上报、核查核酸人数等工作,他亲力亲为,组织的井井有条,得到学院党委和学校疫情防控部门的高度认可和多次表扬,被学校防疫部门授予“抗疫先锋”荣誉称号。

2023年暑假,阿卜杜萨比尔申报2023年“圆梦工程”项目并组建了一支志愿服务队,在呼图壁县北门社区、吉祥社区、阿同汗社区以及幸福村等地区开展服务农村未成年人优秀传统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服务时长21天。组织该村(社区)各族青少年儿童学习和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孩子们的“四个自信”。


阿卜杜萨比尔·叶木江同学(二排左二)在新疆呼图壁县辛福村开展2023年“圆梦工程服务农村未成年人学习传统优秀文化合影


阿卜杜萨比尔·叶木江(右四)


三、建设家乡,践行“自讨苦吃”的精神

随着我国民族地区法治建设快速发展,法律服务需求大幅增加,迫切需要既通晓少数民族语言、又掌握汉语的法学类人才。阿卜杜萨比尔作为助力“访惠聚”社会实践团的一员,在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时,被分配到新疆莎车县孜热普提塔吉克民族乡英迈里村“访惠聚”工作队,主要担任村民夜校的教师。期间阿卜杜萨比尔就积极为村民普及国家法律法规、党史,教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他还随工作队成员走访贫困户家庭,利用语言优势,充分发挥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纽带作用。

此次“三下乡”的经历,让阿卜杜萨比尔回到家乡、服务家乡成为一名贴近少数民族生活、满足民族地区群众法律服务需求的维汉双语律师的初心更加坚定。


阿卜杜萨比尔·叶木江同学在新疆莎车县孜热普提塔吉克民族乡

给村民教学国家通用语言

 

阿卜杜萨比尔·叶木江每年寒暑假积极报名呼图壁县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并服务于共青团呼图壁县委员会,累计志愿时长已达8个月。

活动期间他担任呼图壁县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临时团支部书记和志愿服务队队长,一直积极为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法治建设、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献言献策,学以致用,以身作则,推动普法实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基层宣传、解读党的民族政策及法律法规,答疑解惑,获得了当地团委和民众的一致好评。


阿卜杜萨比尔·叶木江同学在新疆呼图壁县团委

组织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合影

 

他积极联系东南大学以及其他内地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去呼图壁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三下乡”团队让更多的青年学子了解呼图壁,为家乡的宣传与服务贡献者青春的力量。

在过去的三年里,他组织各类“返家乡”社会实践系列主题活动40余场次、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0余场次,得到呼图壁县党委和政府的高度评价。被共青团呼图壁县委员会连续三年评为“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被共青团昌吉回族自治州委员会连续两次评为“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在今年5再次被共青团中央通报表扬为“2022年全国优秀返乡大学生”。



阿卜杜萨比尔·叶木江同学(右三)带领合肥工业大学“三下乡”

社会实践团队在家乡开展活动合影

 

事必躬亲、不辞辛劳,是他的行为写照;牢记使命、知行合一,是他的精神投射。作为一名新疆人,他从自己脚下开始,建设团结大美新疆;作为一名东大学子,他谨记“止于至善”的校训,发扬进取向善的精神;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他牢记使命和初心,以奉献自我和服务祖国为己任。

在过去的三年里,阿卜杜萨比尔·叶木江同学以实际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将青春之花绽放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东南大学法学院在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同时,也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初心,积极践行“立德树人的东大使命和生为首位的东大行动”,着力提升学生的思辨力、学习力、创造力、领导力,推动领军人才培养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高里走。对于法学院生活,阿卜杜萨比尔表示法苑“温锐有度,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激励着他将奉献精神融入自己的理想追求,与时代同脉搏,与人民共呼吸。未来他也会放眼时代所需、国家所需,结合专业学习与自身成长,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法治信仰,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和社会发展,为我国法治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Copyright © 东南大学法学院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南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