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适逢新学期伊始,日本刑法学家、早稻田大学法务研究科北川佳世子教授应邀于9月25日下午为法学院师生做题为《日本性犯罪的修改》的专题讲座。我院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医事法研究所所长刘建利副教授担任本次讲座的主持,华东政法大学周芊妤博士负责本次讲座的翻译工作。本次讲座吸引到我院百余名师生参加。
讲座伊始,北川教授用中文亲切地同我院师生问好并介绍了日本法律修正的背景。近年来,日本对性犯罪进行了两次修改,这在刑法典修改较少的日本极为罕见。北川教授指出人们对性犯罪的认识发生转变、国外刑法的动向以及近年来性被害的实际情况促成了日本在2017及2023年的两次性犯罪修改。
随后,北川教授对两次性犯罪修改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概述。17年立法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将男性列为性犯罪的对象、废除性犯罪亲告罪的规定,但对许多争议性问题并未作修改。以多起案件所引发的抗议为契机,23年做出更加多样化的立法修改,主要涉及对性犯罪罪名、构成要件明确化、性同意年龄提高及针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新罪名设立等多项改动。
北川教授就这些改动中的重点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她指出日本对于性犯罪构成要件的修改主要表现为对实质条件的修改并例举了8种对象行为作为形式要件,对犯罪进行了实质性与综合性的评价;而性同意年龄的提高则是为了防范年长者针对未成年人应对能力的不足所实施的犯罪。最后,北川教授提出三个问题对本次日本刑法修改进行了总结与反思,认为本次法律修改仍然存在诸多不足,能否应对诸多性犯罪还需在未来进行进一步的检验。
在交流互动环节,刘建利副教授从中日两国刑法差别这一角度对本次讲座做了一个小结,并与北川教授一起从国情差别、立法修改过程中所涉及的讨论等角度回答了法学学子所提出的例如五岁年龄差这一形式标准可能带来的后果等诸多问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北川佳世子教授所带来的精彩分享使人深受启发,如何以邻国本次立法修改为鉴为我国刑法立法论铺路值得我们法学院全体师生深思。刘建利副教授在讲座的最后再次衷心地感谢北川教授的亲切指导,并欢迎她再来东南大学讲学交流。自此,历时两个多小时《日本性犯罪的修改》专题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