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东南大学法学院持续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工作。当前正值2021级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和2022级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开题,为了能够给研究生提供全方位论文写作指导,按照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基本流程,学院分别以《法学文献如何查找与阅读?》《法学论文如何选题?》《法学论文如何撰写题目和摘要?》《法学论文如何论证和行文?》《法学论文如何发表SSCI?》《法学研究如何利用高效科研工具?》为题,为全院师生策划了全过程培训讲座,以期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
2023年10月19日晚19:00,南开大学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宋华琳教授应东南大学法学院邀请,通过腾讯线上会议的方式,带来了一场主题为《法学文献如何查找和阅读?》的精彩讲座,为研究生提供论文写作指导,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熊樟林老师主持,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单平基老师作为与谈人。本次讲座吸引了500余名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法学师生共同学习,反响热烈。讲座开始前,东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熊樟林教授对宋华琳教授的的出席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宋华琳教授也表示十分高兴能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交流自己的研究经验。
讲座的第一部分明确了阅读文献的范围和意义。宋华琳教授指出,“事不孤起,必有其邻”,不能抱着一个题目去阅读文献,应该有相对较宽的文献阅读范围。适当的检索工具和方法是高效搜集信息的关键。宋华琳教授分享了“顺藤摸瓜式”检索和“覆盖式”检索两种检索方略,在此基础上对学术论文、学术著作、外文论著的检索方式展开了详细介绍,对法学研究中常用的数据库进行了展示。此外,宋教授通过顾炎武所提倡的“采铜于山”治学方式,引导同学们将目光转向事实类素材,对法律规范、案例、报刊、官方网站、统计数据等素材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和耐心的讲解。宋教授针对如何衡量学术论著的价值、如何合理辨别使用学术论著两点问题展开分析,介绍了衡形式标准和实质标准两大衡量标准。
讲座的第二部分围绕文献阅读方法展开。首先,宋教授强调了广泛阅读的重要性,包括法律规范、案例和外国法著作,建议在此基础上阅读超越法律的各类文献。其次,阅读文献时要有年代意识、真伪意识和溯源意识。最后,宋教授介绍了基础性阅读和研究型阅读两类阅读方法。基础性阅读包括读基础、关键和体系的书籍,要平衡精读和泛读之间的关系。宋教授鼓励同学们多读书、多思考、学会共同学习。研究性阅读需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要旨,不仅要读“求同”的文献以佐证自己的观点,也要读“求异”的文章建立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在此基础上展开更深入的研究。
讲座的第三部分围绕高效的文献笔记方法展开。宋教授指出,做笔记对于备忘和理解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笔记框架应当如何建立。同时,宋教授强调,做笔记时需要关注重点内容,如重要观点、素材、事实和深刻论述等。
在宋华琳教授介绍完讲座的主要内容后,本次讲座的与谈人单平基老师衷心感谢了宋华琳教授的精彩讲授和分享,并分享了自己的法学文献查找和阅读相关的经验。
在交流互动环节,法学学子们积极提问。宋华琳教授针对同学们在阅读和检索过程中所遇难题提供了耐心指导,为法学学术论文写作在前期阅读积累、制作文献笔记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最后,熊樟林老师对宋华琳教授的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鼓励师生们要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再次对宋华琳教授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谢。
宋华琳教授凭借其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为与会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这次讲座为师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学术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法学文献检索和阅读技巧,深入了解不同类型的文献检索策略。作为东南大学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一环,本次讲座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