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4日,由江苏省法学会数字法学研究会主办,东南大学法学院、人民法院司法大数据研究基地承办的“江苏省法学会数字法学研究会2023年年会暨第七届司法大数据研究与应用研讨会”在南京顺利召开。来自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人民检察院、江苏省司法厅以及省内各地市实务部门的领导、专家,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苏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学者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江苏省法学会会长周继业、东南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刚、法制日报社副总编辑张国庆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周继业会长在致辞中对研究会在加强政治引领、繁荣数字法学研究、服务法治实践、拓展对外交流、培养法治人才等方面作出的成果给予了肯定。周继业会长指出,当前深入推进数字法学研究与实践恰逢其时,要把思想引领作为研究会工作生命线,着力加强研究会政治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全方位占领法学教育和理论研究阵地;要牢记学术责任、聚焦中心任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法治力量,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法治保障;要始终不渝地加强自身建设,推动数字法学会工作取得新成效。
东南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吴刚在致辞中介绍,东南大学法学院近年来科研成果卓著、核心竞争力持续上升,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整,学科交叉集成优势突出,已经成为我国法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未来,学校将继续大力推动法学学科建设,支持法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理论研究,不断深化智慧法治高端研究和复合型人才培养。
法制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张国庆同志在致辞中表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离不开智慧法治建设。近年来,法制日报社与江苏省法学会汇集数字法学理论与实务界多方力量,共同为社会治理数字化、政法工作现代化作出了积极贡献。期待未来持续创新,携手共同讲好数字法治江苏故事,以数字科技赋能政法工作。
江苏省法学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法学研究会于2023年6月经省法学会批准,正式更名为数字法学研究会,成为全国首家正式设立的省级数字法学研究会。开幕式举行了研究会更名仪式。
在奖项发布暨颁奖环节中,江苏省法学会数字法学研究会秘书长、东南大学法学院冯煜清副教授宣读了年会获奖论文的通报。
法治日报社副总编辑张国庆宣布了第三届“江苏智慧法治创新案例征集宣传活动”遴选结果。据悉,经过初筛、匿名投票和专家评审会评审三个环节,本届智慧法治创新案例征集宣传活动共遴选“江苏智慧法治创新年度案例”10项、“江苏智慧法治创新年度提名案例”15项、“江苏智慧法治创新年度入围案例”20项。年会现场举行了颁奖仪式,江苏省法学会会长周继业、法制日报社副总编辑张国庆分别为获得“年度案例”和“提名案例”的获奖单位颁奖。
本次年会还进行了数字法学研究会数字检察工作站举行揭牌仪式和数字法学研究成果发布。江苏省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赵学武,江苏省法学会数字法学研究会会长王禄生教授为数字检察工作站揭牌,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余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数据法治研究院院长许娟共同见证揭牌。会上同时发布了数字法学的重要研究成果,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刘艳红教授、江苏省法学会数字法学研究会会长王禄生教授共同撰写的《大数据与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研究》。
在大会主旨发言环节,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坤;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余红;南京市秦淮区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夏婕;江苏省司法厅12348协调指挥中心副主任薛战分别就智能技术赋能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数字化行刑反向监督等内容进行了精彩报告和热烈讨论。
下午专题研讨环节设置了两个分会场、四个主题单元,40余位主题报告人与评议人参与。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数字创新法治实践”“数字实践创新治理”两个主题进行了热烈交流,共同探讨数字技术推动司法实践现代化、数字技术赋能依法治理现代化、数字经济的创新探索、数字检察的创新应用等多个领域的实践热点问题,充分展现出江苏省数字法学的研究特色。
本次年会特别安排在2023政法智能化建设技术装备及成果展江苏巡展期间举办,年会与巡展协同配合、协调筹划,探索建立“两会”强强联合的江苏数字法学全景式呈现模式,凝练创新理论、推广创新实践、汇聚创新力量,推动形成从学术研究到实践现场,多层次、多视角、多形式的江苏数字法学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