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培根铸魂
为更好地帮助同学们度过迷茫期,锚定四年的努力方向,2024年3月12日中午,由东南大学学生处主办、四牌楼新生办承办的“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精品相伴活动在四牌楼校区梅庵书院110会议室进行。本次活动邀请到了单平基教授作为主讲人,向同学们分享主题“如何度过大学生活”。
嘉宾介绍
单平基
东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东南大学青年特聘教授
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检察研究基地主任
单平基,东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青年特聘教授,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检察研究基地主任。担任中国民法学研究会理事、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审判理论研究会理事,南京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国内多家仲裁委/国际仲裁院等仲裁员,入选江苏省社科优青、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骨干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司法部、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法学会等国家级、省部级及其他课题40余项。
读书铺就人生道路
单教授提出,读书是大学期间最重要的事情,没有之一。他回忆在自己吉林大学的读书经历,认为那是求学生涯最美好的阶段。而法学,是一门须下苦功夫方能学好的学科。你所读的书,终将铺就未来人生的道路。法学中很少有,或者说的绝对一些,根本没有所谓的“顿悟”,更多的是“付出多少,收获多少”。
管理时间收获成就
在阐明个人对时间管理的想法时,单教授深入浅出,从自己大学的人生经历出发,总结出人生不同的选择和最终的答案都要在坚持之后,由自己寻得。
效率是时间管理的第一法则,做任何事情之前一定要做好计划,分清事情的优先级,方能享受时间管理带来的成就感。
写作促进研究进步
正如孔子所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提及写作,单教授强调写作是研究的最高层次,人类的知识便是在无数人的阐释写作中慢慢推进的。单教授鼓励同学们培养写作能力,在平时学习过程中遇到感兴趣的地方,就可以与老师深入交流,尝试练笔。
提问交流
在分享结束之后,同学们积极踊跃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单教授也给出了具有针对性、建设性的回答。
不同类型的法律都有什么特点呢?
单教授:“法的种类很多,我们要先去体验和接触,本科期间不分小类,在学习过程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分类,比如我在本科期间对民商法很感兴趣。因为它反映人性,追求真善美,所以我将它作为自己今后的研究方向。”
我们应该怎样通过阅读培养思考能力?
单教授:“在初步学习阶段,可以阅读一些案例结合解释的书籍,以及一些可以培养思辨能力的书,比如《洞穴奇案》。同时,也可以看一些影视剧,在观看过程中去思考法律现象。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后,就要阅读专业书目,扎实基础,熟悉法条。”
如何根据意向的具体职业去培养能力?
单教授:“在这个阶段是不需要特定的职业培养,但是基本的法学素质是一定要有的。比如,做事认真靠谱、时间性很强、专业知识扎实、非常有礼貌,当然关于职业也要有自己的规划,可以在确定目标之后做好准备。”
嘉宾寄语
提问环节结束后,四牌楼新生办副主任周文娜老师向单教授赠送彝绣作品—六朝松,以表感谢。同时单教授也写下“以书为友,与人为善,心如止水,顺其自然”的十六字箴言,表达了对同学们真挚的期待与祝福。
结语
本次相伴活动,单平基教授从读书、时间管理、写作等方面层层剖析,深入浅出,以自己人生经历为补充,用平实而不乏幽默的话语讲述了“如何度过大学生活”,并表达了殷切期盼,同学们受益匪浅。
相信各位同学都能找到自己热爱之物,树立人生目标,坚定地走在人生的道路上,为社会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实现人生真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