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7日14:30,第四期法学院博约读书会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行政楼五楼会客厅召开。本次读书会邀请到了东南大学法学院毕胜老师作为嘉宾,与同学们交流吴军所著的《智能时代:大数据与智能革命重新定义未来》一书。本期读书会由2023级硕士周午凡主持,来自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以及博士研究生的各年级同学参与了本次读书会。读书会分为著作导读和讨论交流环节。
01 著作导读
读书会伊始的导读环节,毕胜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智能时代》的主要内容。毕胜老师提到,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世界更加具有不确定性,人们需要获取更多的数据来解决这种不确定性。同时,信息记录和传递的方式发生了变化,算力和数据的提升也是之前所不能达到的。《智能时代》一书中提出,这个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毕胜老师认为,智能时代具有两面性,技术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风险和挑战。
02 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环节中,同学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有同学结合立法前沿提出,人工智能法是否是一个伪命题?毕胜老师认为对此问题学界有不同的观点,就其个人而言,或许现在还没有必要为人工智能单独立法,但是可以为其提前准备,因为人工智能是必然的趋势。
有同学从数据治理角度提出,是否存在沙盒之外的技术方式用于进行数据治理?毕胜老师回应,在目前现有的手段里,沙盒是较为理想的一种。但沙盒只是一种技术方案,数据治理本质上还是一个法律问题。
还有同学提出,智能时代带来了便利和繁荣,也带来了风险和问题,这种智能时代会持续下去吗,会变得更好吗?毕胜老师回应,智能时代会一直持续。上个世纪70年代人工智能就曾经历低潮,当下即使算力进展困难,但现有的技术在我们所能预见的未来都不会消亡。以前我们谈“断水”“断电”“断网”,今后可能会是“断智”。人不可能阻挡智能时代的到来,我们要做的是去适应它。
03 同学感悟
读书会后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阅读与分享交流增进了对智能时代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知识的了解,受益匪浅,并分享了自己的感悟。
王依楠
本次读书会让我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带来的全方位变革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也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我意识到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去适应时代变化,学会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但同时也需要关注它们可能带来的问题和挑战,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张慧芯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to follow or not to follow,this may not be a question。既然注定会策马奔腾,最好的,或许唯一的方式便是迎头赶上,勇立潮头。
然而面对科技的高速发展,我时常感受到人的想象乃至执行和人的惯性形成了极大的张力……面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个体,是否应当放任科技带来的门槛提升成为淘汰相对弱势群体的主要原因,并搪塞以“因为你不努力、不奋进而理应被抛弃”的理由作为他们触碰时代福果的闭门羹。这是一个很“不上进”的思考。
除此之外,从”上进”的角度来说,人工智能的存在与使用从某种程度上取代了以往“量变引起质变”式的个人知识积累与个人学习能力的必要需求,若后者仍然为个人成长所必不可少的内容,平衡好“用人工智能偷懒”和“用人工智能提高效率”两者将是每个个体不可回避的话题。毕竟,还是比较想骑着马抵达目的地,而不是被马拖在地上随机漂移......
沈廖佳
此次读书会让我对法律与人工智能交织的复杂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特别是在思考当前热点法律问题时,有利于从技术视阈更深入探究背后的真问题。这种技术与法律相结合的思考模式,不仅让我对技术的进步和法律的适应性有了新的认识,也激发了我探索这些问题背后技术根源的兴趣,从而在未来的法律研究中,提出更加精准有效的解决方案。
最后,毕胜老师对本次读书会进行了总结,高度肯定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同时提出了完善读书会的几点建议,在场同学在毕胜老师的启发下对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法律的关系展开了进一步思考。本次读书会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