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上午,江苏省委依法治省办秘书处处长明磊一行莅临东南大学法学院开展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基地评审认定实地考察工作,并于法学院四楼会议室召开交流座谈会。江苏省委依法治省办秘书处处长明磊,省法学会研究处处长吕复栋,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胡炜佳,省商务厅法规处副处长朱玮,省侨联权益保障部陈艳冰,省律协跨境投资与自贸区建设业务委员会主任李俭,省委依法治省办秘书处副处长端正,省司法厅法治调研处司徒苏蓉,省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纪国飞,省委依法治省办秘书处梁雨慧,东南大学教务处处长殷国栋,东南大学国际合作处办公室主任袁超,东南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刘启川教授,院长欧阳本祺教授,副院长熊樟林教授,副院长单平基教授,副书记、副院长陈韵,东南大学涉外法治研究中心主任肖冰教授,东南大学人权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向和教授以及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戴庆康、陆璐、叶泉、易波、余涛、张越等出席此次会议。本次会议由东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检察研究基地主任单平基教授主持。
会议伊始,单平基教授对省委依法治省办一行莅临我院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会议第一项议程由东南大学法学院刘启川书记和东南大学教务处殷国栋处长致辞。
首先,刘启川教授介绍了东南大学法学院的发展历史、平台基地建设概况、科研实力以及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成效等相关情况,指出法学院当前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学校和各位领导的关心和支持。
随后,殷国栋处长从法学院的招生情况、发展定位以及法学发展需承担的责任等方面进一步强调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希望在江苏省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继续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基地的建设。
会议第二项议程由省委依法治省办秘书处明磊处长对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基地评审认定工作进行说明。明磊处长对基地建设背景、基地考察工作的具体要求进行了详细介绍,并表示此次基地评审认定工作虽为实地考察,却也是点对点上门听取高校对基地建设的规划和建议。
会议第三项议程由东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欧阳本祺教授对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进行汇报。欧阳本祺院长从东南大学法学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基础、特色以及架构等方面展开汇报,详细介绍了法学学科专业概况、基本培养模式以及培养工作成效,学院现已形成强势学科交叉、协同创新平台、国际合作培养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特色,坚持以交叉性、团队式、实务型的理念,深度融合交叉的涉外法治课程,具有内外结合立体交叉的实践教学师资,并与江苏省高院、南京市中院、南京海事法院等签约共建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基地。
会议第四项议程为座谈交流。龚向和教授就涉外法治和人权研究的密切关系、熊樟林教授就交叉学科的课程设置、袁超主任就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国际法教研室全体教师就师资力量配备和各自研究特色逐一进行发言交流。省委依法治省办等各位领导在交流座谈中对法学院取得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成效和基地建设的东大特色表示充分肯定。
明磊处长对此次交流座谈会做总结。明磊处长充分肯定东南大学法学院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效,表示对东南大学法学院有了更加深入了解。明磊处长强调,高校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基地建设过程中要在目标的引领下进行综合性建设,强调协同育人、实务实践、工作交流、理论研究四个平台的作用。具体而言,必须从四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把握政策方向,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第二,体现差异化发展,不仅在优势领域开展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还要在层级上有所突破、体现区位优势;第三,服务实战,聚焦实践案例,以研究项目、决策咨询报告等科研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第四,加强联动协同,整合资源,使高校与各部门在开展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双向奔赴”。
最后,欧阳本祺教授表示东南大学法学院将从把握政策方向、体现差异化发展、服务实战、加强联动协同四个方面继续做好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基地建设工作,并对省委依法治省办秘书处处长明磊一行的莅临指导再次表示感谢。
(赵晨曦、马杨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