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法学院2024年职业规划导师聘任仪式暨法科生就业发展座谈会顺利召开

发布者:魏文杰发布时间:2024-06-03浏览次数:407

熠熠往昔,殷殷期盼;青春如梦,时光永恒。时值东南大学122周年校庆暨校友返校日,为进一步助力法科学子的职业规划与就业发展,东南大学法学院于61日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行政楼119会议室隆重举办了2024年职业规划导师聘任仪式暨法科生就业发展座谈会,共商东大法学学子的职业发展与成长道路。



江苏省司法厅副厅长顾爱平,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红建,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丁海涛,江苏省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孙勇,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三级高级法官杨朝晖,江苏省法学会研究处处长吕复栋,鼓楼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颜畅,江宁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胡彬华,南京市公安局法制支队大队长朱迎弟,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副庭长王玉刚,江宁区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梅海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江苏政法部主任朱远明,南京胸科医院副院长王洪忠,中铁建工集团南京分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张晔敏,中铁建工集团南京分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袁双贤,中建八局三公司法律部高级经理胡明哲,江苏五星控股集团公司总法律顾问刘伟,江苏东大金山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卞鹏萱,建发房地产集团华东集群南京事业部综合部经理李婷婷,江苏博事达律师事务所主任、一级律师周连勇,江苏龙蟠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华东,北京桦天律师事务所主任封顶,江苏钟山明镜律所主任刘惠明,江苏辉吉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志娟,江苏联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党支部书记李美佳,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柳锦目,北京市尚公(南京)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李娜,江苏三法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二级律师杨冬,江苏永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江苏省律师协会城市更新业务委员会主任奚传江等29位来自公检法司、知名律所、重要企业的校外领导嘉宾,东南大学学生处副处长、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顾欣,东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助理丁菡,东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欧阳本祺,东南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刘启川,东南大学法学院团委书记、本科生辅导员费倩倩出席本次会议。东南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陈韵主持会议。



院长致辞


会议伊始,东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欧阳本祺致辞。欧阳本祺院长对各位领导嘉宾的到来表达了真挚的感谢,从学院概况、师资队伍、学术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介绍了学院发展现状。欧阳本祺院长表示,法学院自2006年成立以来,在周佑勇教授、刘艳红教授的带领下,学科由弱变强,在第五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名列前茅。师资建设上,学院拥有一支集高端领军人物、青年优秀人才于一体的年轻化、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学术科研上,法学院依托"1+12"的科研平台取得优异成绩,是全国唯一获得两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的法学院。未来,学院会坚持交叉性、团队式、实务型的新法科建设思路,引育大先生、发表大论文、培育大项目、申报大成果、形成大影响,结合东南大学学科优势,以法治服务于“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



颁发聘书


东南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刘启川、法学院院长欧阳本祺为各位领导嘉宾颁发职业规划导师聘书。



法科生就业发展交流


江苏省司法厅副厅长顾爱平提到,作为法律人,在规划法律职业时,应始终保持对法律的热爱和尊重,努力用专业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为社会创造公正与和谐。顾爱平副厅长还给同学们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心怀国家。身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大有发展、大有可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同时,肩负起新时代赋予青年的责任与使命。二是保持良知。法律不仅是一种科学,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规则,更是一种信任。希望同学们用法律的琴弦弹奏公正的乐章,用智慧的火焰照亮人类对公平的渴望。三是精进技艺。法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希望同学们永远保持梦想和热情,做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人。



江苏省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孙勇从个人的职业经历出发,分享了个人从业以来的四点感受。一是不忘初心。同学们应当牢记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使命。二是持续学习。孙主任指出,法律是一门特殊的社会科学,具有极快的知识更新频率,因此,持续学习是法律职业人的一个终身课题。三是厚积。孙主任以公诉人为例,分享了自身精进“听说读写”能力的经历,阐释了从事法律相关的职业,需要不断积累专业技能。四是求实。孙主任提醒同学们立足社会、立足现实,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储备,不断融入社会生活,理解人民群众最朴素的对正义的追求。最后,孙主任分享了自身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一员的感想:达,则按照中国传统的说法,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穷,则按照古罗马法学家所说的,诚实生活,不害他人。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三级高级法官杨朝晖结合自身的工作和学习经历,分享了对于法律职业的看法。杨法官认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事法律职业固然辛苦,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职业在社会各阶层、各领域的渗透,法科生的就业前景是很广的。杨法官祝愿法学院的各位学子都能够获得自己理想的职业,并希望同学们秉持初心,守住法律底线,为社会做出一个法科生应有的贡献。



鼓楼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颜畅首先认可了学院将职业规划指导这一环节前移的做法。其次,颜检察长指出,职业规划指导既要让学生走得好、走得稳,还要让学生走得远,并分享了自身对此的三点体会:第一,大学时期应当培养悲天悯人的情怀,培养职业操守和自身在法理上的共鸣;第二,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不仅是对法律知识的学习,还需要学习经济、金融、历史等知识,努力提升自身能力,成为高层次法律人才;第三,要有至拙至诚的格局,在不断精进能力的同时,学会如何对待失败、挫折、他人的名与利,培养优秀的品质。



江宁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胡彬华从自身经历出发,分享了他对职业规划的感想。首先,职业规划是一个将个人条件和职业愿景进行匹配的过程,同学们应当学习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做出调整和丰富,以达到自身最好的职业发展;其次,职业规划应当尽早进行,同学们应当通过职业规划课程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最后,胡检察长认为,职业规划指导的方式可以加以完善,职业规划可以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应当重视实践体验的重要性,同学们应当通过实习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



江苏省法学会研究处处长吕复栋立足法学研究领域,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思想政治文明作为法学研究之本,把守牢意识形态阵地作为法学研究之魂,把立足国情省情作为法学研究之源;二是深化调查研究,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这需要同学们树立问题意识、发挥实践的作用、同时理论指导实践。此外,吕处长还希望同学们树立明确的目标,培养坚韧的品质,为自身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江苏龙蟠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华东指出,职业规划的主体是学生。李主任进而从律师事务所的角度出发,分享了对于学生的六方面期待:向上、自信、独立、决断、效率、优质。李主任指出,毕业生应当拥有独立思考、独立做事的能力,在做决定时,切忌瞻前顾后,同时应当摆脱拖延症,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实务经验,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东南大学学生处副处长、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顾欣从契合国家战略、响应行业需求、就业全链条建设三个方面,肯定了法学院职业规划导师制的创新举措。同时,顾主任以国际贸易为例,鼓励同学们打开国际视野,重视学科交叉与融合,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



最后,东南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刘启川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刘书记再次对校外领导嘉宾的拨冗到来和富有灼见的指导表示诚挚的感谢,并对法科学子的未来职业规划指导表达了期待,希望借此次活动的契机,充分整合校友资源,发挥各位领导嘉宾在各自领域中的专业与经验优势,为同学们提供职业规划指导,助力同学们明确职业方向,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次职业规划导师聘任仪式暨法科生就业发展座谈会是法学院促进高质量就业的一次新尝试、新探索,不仅是法学院积极“走出去”访企拓岗、校企合作的重要延续,也是将优秀的就业导师和优质就业资源“引进来”的关键举措。法学院融合优质的校友资源,进一步整合“走出去”和“引进来”的策略,积极拓展就业市场,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同时,学院坚持多措并举,集中优势力量,不断探索实效性强的学生发展和就业指导工作,为学生打造更高质量的成长成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