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6日晚,东南大学数字法学名家系列讲座、东南大学法学院第31期温锐法学大讲堂在东南大学法学院四楼模拟法庭举行。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求是特聘教授熊明辉教授,以“数字法学的双重变革”为题,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讲座。
讲座伊始,主持人徐珉川副教授对熊明辉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扼要介绍了熊教授在法学领域内的杰出成就与卓越贡献。他指出“数字法学的双重变革”讲座主题紧贴时代潮流,能够激发同学们对数字法学更为深刻且系统的思考,引领他们探索学术的广袤天地。
讲座中,熊明辉教授首先通过演示国内外知名通用大模型的使用流程与各自的语言特征,引入后续讨论的理论问题;其次,介绍了数字化技术在法治领域的应用,展示了数字法学的实践场景;随后,将理论与实践场景结合,讨论如何将网络空间、数字权利、数字经济新兴技术的法治化;并深入分析了法律体系适应性、法律实践与技术融合面临的挑战,技术创新与跨学科研究为法学研究带来的机遇;最后,指出法治世界的数字化与数字世界的法治化的双重变革,正引领着法律体系的深刻变革与创新发展,为此我们需提倡加强跨学科研究与合作,推动构建数字治理体系。
在与谈环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孙清白副教授、东南大学法学院苗泽一副教授先后进行了分享。孙清白副教授指出在数字法学的研究中,应加深对技术应用方法与实践现状的理解,在法治世界的数字化与数字世界的法治化双重变革的背景下,在技术性命题的研究过程中应注意研究的视角、方法、路径差异,立足自身学科背景建立跨学科对话机制,建立共识。苗泽一副教授谈到数字法学研究的对象丰富且日新月异,因此研究方向的选择是做好数字法学研究的关键,为此应在扎实的法学功底为基础上将研究与技术融合,同时为保障研究的有效性,应加强跨学科的交流,不能采取反技术的方法使研究落入“科幻法学”。随后,东南大学法学院吴冬兴老师就法律大模型学习与训练过程中存在的疑问与熊明辉教授开展了深入的交流。
最后,熊明辉教授回答了现场学生的提问。在这场两个小时的讲座中,熊明辉教授通过深入显出、高度凝练的表达,运用旁征博引、鞭辟入里的学理知识与分析视角,令在会师生深受启发,思绪飞扬,激发了在座师生对数字法学的兴趣,加深对如何在数字法学的双重变革的背景下开展研究这一问题的理解。本次讲座取得了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