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大学马长山教授应邀讲授《面向“三维世界”的数字法学》

发布者:魏文杰发布时间:2024-10-19浏览次数:34

  2024929日晚,东南大学第7期新文科名家讲坛暨东南大学法学院第29期温锐法学大讲堂在东南大学法学院四楼模拟法庭举行。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华东政法大学数字法治研究院院长马长山教授,以“面向‘三维世界’的数字法学”为题,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讲座。



讲座由东南大学社科处处长、未来法治与数智技术创新实验室主任王禄生教授主持。讲座伊始,王禄生处长对马长山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马教授在数字法学领域内的领军地位与卓越贡献。他指出,“面对‘三维世界’的数字法学”的讲座主题深刻契合了时代脉搏,将引领大家通往未来法学研究的新境界。同时,他诚挚邀请全国专家学者参与东南大学“新文科大讲坛”,为推动数字时代法学教育的创新与进步贡献智慧与力量,共同开创社会科学研究的新篇章。



讲座中,马长山教授首先介绍了“一维世界”到“三维世界”的法学演进,带领师生们穿梭于传统法学、现代法学与数字法学;其次,阐明了数字法学的核心范畴,涵盖数字权利、数字权力以及数字正义;最后,展望了中国的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构建。马长山教授的讲授深入浅出,语言风趣幽默,其间引经据典,旁搜远绍,引发了在会师生的深入思考。

在与谈环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高志宏教授、东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欧阳本祺教授、东南大学法学院徐珉川副教授先后进行了分享。高志宏教授指出,从物理世界、精神世界到数字世界,数字法学的产生与发展具有历史必然性。欧阳本祺教授强调,对三维世界的深入理解是理解数字法学建立与数智社会建构的关键,并从刑法视角举例说明了物理世界、精神世界与数字世界的区分。徐珉川副教授谈到,数字社会融入到物质与精神社会,解构并重构了社会对法律的需求和法律的功能定位;数字法学研究是挑战、机遇,但更是时代的使命。随后,东南大学人权研究院院长龚向和、法学院民商法教研室主任任丹丽也分别就数字人权、数字权利等问题与马长山教授展开深入交流。

最后,马长山教授回答了现场学生的提问。马教授强调,数字世界是物理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反映,它交叉、独立并反作用于物理世界与精神世界,并形成数字权利、数字权力与数字正义等诸多问题。讲座激发了在座师生对数字法学的兴趣,引发了他们对于三维世界中数字法学发展的进一步思考,取得了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