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全国高校法学学科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东南大学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共东南大学委员会主办,中共东南大学法学院委员会承办,邀请了来自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的复旦大学、南京大学、重庆大学、郑州大学、暨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江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海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江苏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烟台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上海政法学院、天津师范大学等20余所高校法学院的党委负责同志、专家学者共同参加,江苏省教育厅组织处处长陈艳、东南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办公室主任杨树东、东南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付小鸥、东南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刘启川、东南大学法学院院长熊樟林、东南大学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余涛、东南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陈韵、东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冀洋出席此次研讨会,深入探讨新时代高校法学学科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意涵与创新路径。
会议开幕式由东南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刘启川主持。
杨树东主任代表东南大学对鼎力支持本次会议的各兄弟高校表示诚挚感谢,同时对本次参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东南大学党委高度重视党建工作,遴选培育了一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入选数量居全国高校前列。杨树东主任指出,在东南大学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法学院党委近年来培育出多项党建创新成果,法学学科建设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显著成绩。杨树东主任高度赞扬法学院党委的主动担当作为精神,尤其是强调率先牵头组织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的法学院共同探讨党建高质量发展重要课题,具有开创性和创新性。杨树东主任进一步指出推进新时代党建与法学学科发展深度融合是一项全新课题,需要深入研讨“强国建设、教育何为、法学何为”等时代命题,必须紧紧围绕“把准政治方向”“融合法学学科特色”“聚焦育人主责主业”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陈艳处长受省教育厅领导委托预祝本次研讨会顺利召开,对支持和关心江苏教育事业发展的与会嘉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她指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是新时代江苏教育的深厚底色,此次研讨会充分彰显了东南大学作为江苏高等教育“第一方阵”在高校党建研究领域的主动担当。她强调,党建工作和法学学科发展之间具有天然的亲和性,法学学科的高质量建设有助于为党建工作融入法治思维,而党的领导又保障了法学教育的发展得以守正前行,希望东南大学能够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东大力量。发言(一)
高质量党建引领下法科院系开展思政工作的多维体系与创新机制探究
该单元主旨发言由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朱宁主持。
重庆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杨志杰作了题为《“一拳五指,五美育人”模式下学生党支部建设经验分享》的报告。他指出,样板党支部的培育离不开党委的推动与支持,同时也需要党支部全体党员的积极作为。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党支部遵循“一拳五指,五美育人”的建设路径,其中“五指”指立德有声,启智有形,健体有色,育美有韵,劳动有力,“五美”是指以美育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怡情、以美逸劳。
烟台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段志国作了题为《党建领航聚合力 特色赋能育新人》的报告。他指出,烟台大学法学院通过平台建设凝聚育人合力,搭建“1+3+N”成长平台,同时确立“三结三联”共建机制,形成“3+N+1”主题党日模式。最后,他强调要以党建引领释放发展潜力,打造“党建+”特色品牌,推动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各项工作并行开展。
复旦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钟妮作了题为《擦亮红色基因 躬行学思践悟,以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引领高质量法学人才培养》的报告,分享了复旦大学法律硕士“北辰”党支部的样板党支部建设经验。她指出,作为一个年轻的党支部,“北辰”党支部成立四年来,坚持实施“三大计划”筑信仰之基,做好“三个立足”献青年之力,其中,“三大计划”包括支部提升计划、党员成长计划、党旗领航计划,“三个立足”包括立足宣讲打造品牌、立足专业引领师生、立足校园服务社会。
江南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陆敏芝以《“3+3”协同育人体系下的基层党支部组织力提升》为题作主旨发言。陆书记分享道,在申报全国样板党支部项目之初,江南大学法学院精准对标“七个有力”行动指南,积极探索法学学科和社会学科交叉赋能党建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路径,着力提升、打造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组织力、服务力。江大法学院一方面重点围绕“三个党建协同育人体系”与“三项法治能源要素”推动革新,加快党支部思想凝聚力、行动号召力、自我革新力为主体的组织力形成;另一方面积极推动法学教育与司法实务深度融合,开展校地结对共建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党支部以时代责任、社会担当、个人信仰为内核的服务力萌生。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正处级党建组织员程刚强围绕《以“四个坚持、四个注重”打造抓党建带全局工作体系》这一主题进行报告。他分享道,其所在的党支部打造的“四个坚持、四个注重”,坚持系统施策,注重体系构建;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品牌打造;坚持示范引领,注重队伍建设;坚持“一融双高”,注重实践实效。新时代,为推进党支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必须找准结合点,确保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实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
暨南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黄建新以《党支部工作的几点思考》为题作主旨发言,具体分享了暨大法学院本科生样板党支部的创建经验:一是夯实基础,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建+教育”理念发挥课程思政的思想引领作用;二是结合专业优势,打造党建品牌,引导学生党员扎根基层服务社会;三是立足侨校特色,强化“爱国者”培养,注重对校内港澳台同学法律意识和爱国精神培养;四是坚持党建带团建,党团齐发展,在党建和团建的同频共振中增强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本科生党支部书记地力富扎·塔依尔以《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本科生党支部构建“三强两美一共同党建+”红色育人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作出主旨发言。她表示,在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样板党支部的建设过程中,党支部依托学校丰富的红色资源,发挥优秀前辈榜样的引领和凝聚作用,构建党支部“党建+育人”深度融合的红色育人模式,通过强化思想建设、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多渠道宣传、优化体制机制四方面推动党建工作走深走实。
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张学龙以《党建引领与法治人才培养相融合的实践探索》为题进行发言。张书记介绍道,法律史学教研室党支部在党建与人才培养方面并行采取四方面举措:一是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筑牢政治忠诚;二是以思想建设为重点,不断提升思政工作实效;三是注重深化党建与社会服务相融合,注重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四是校院两级党委高度重视,全面夯实党建基础工作。
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张丽艳以《以“常”字“下实功”,让“四色课堂”久久为功》为题作报告。张书记指出,学院在十八支部试点建设模拟党支部,借此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同时为强化党员思政意识,提高党员行动能力,党支部遴选优秀教师党员作为学生入党的培养联系人兼导师,身体力行助力学生成长进步。此外,党支部创新建设“四色课堂”以全面锤炼党员党风、党性,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党建+法科”融合发展的逻辑理路、实践探索与价值意蕴
该单元主旨发言由河海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刘成钢主持。
南京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马骏以《推进党建标杆院系建设感想》为题进行发言。马书记总结了南京大学法学院申报“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过程中形成的“党政密切配合”“统筹学生工作”“注重就业工作”“党建统筹化管理”“强化理论研究”等宝贵经验,并以党建工作中“为什么打造样板支部”“党建工作如何赋能学科建设”等问题为引,阐释了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核心目标,强调要以这些宝贵经验为基础,不断深化对党建工作规律的认识,持续推进党建工作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确保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在高校中全面加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大连海事大学国际合作处处长马明飞以《法学特色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题进行发言。马处长指出,教师党支部的建设既要注重业务,也要注重党建,促进业务和党建的融合与并行。在教师党支部建设过程中,支部书记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身体力行调动支部党员的积极性,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之中,以“党建课题”为抓手深化理论研究,通过“公益普法”活动提升社会服务力,同时培养党员的“情怀”,强化对法治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尹少成在题为《强化党建引领 激发青春之力 打造全国样板支部》的主旨发言中提出,法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了青年党支部的特色,并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重点推进:其一,将思想政治建设作为核心任务,以巩固思想阵地为首要目标;其二,拓展“教书”的内涵,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协同发展;其三,全面参与育人全过程,密切关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其四,培养和强化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与学院共同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尹院长在发言的最后强调,加强基层党组织的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将教学、科研与育人工作紧密结合,根据支部成员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是提升党支部建设质量的关键所在。
江苏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朱玲萍在题为《五大工程聚合力,持续提升党建工作质效》的发言中,通过宣传短片生动展现了江苏大学法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如何以党建为引领,推动红色创新、思政创新和人才培养创新,实现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的高质量融合。该支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实施包括党建引领工程、立体联动工程、分类示范工程、科研支撑工程、文化普惠工程在内的“五大重点工程”,构建以党建为领航、支部为领建、党员为领跑的高效工作机制,不断强化党的领导和政治建设,构建多维度的党建工作网络,树立典型,以示范引领、科研创新助力党建工作,推动党建文化普及和深入人心,切实提升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郑州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高留志在题为《高质量党建引领法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郑大探索与实践》的报告中强调,高校党建工作是新时代党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郑州大学法学院围绕“如何将高校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有效贯彻至学院事业各环节”这一核心议题积极开展实践探索,构建了与新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新机制和新路径。高书记分享道,学院在提高政治站位和把握正确方向的基础上,确立了党建工作的目标和重点,规划了党建工作的引领方式,通过统筹推进和全局管理,确保党建工作与学院各项业务的深度融合,以争先进位和培养杰出人才为目标,以党建引领法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国际政治系党支部书记严挺以《教育部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经验分享》为主题进行发言。他分享道,支部以“四有好老师”队伍建设为契机,同步推进党的建设与国际政治学科的发展,从四个维度推动工作走深走实。课程思政上,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科研思政上,确保科研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育人思政上,强调在人才培养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思政上,着重提升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严挺副教授强调,样板党支部的申报、建设与发展应以学术视角审视,遵循“三位一体”的发展理念,“四型共建”的建设目标,以及“五力并举”的工作方法,结合学科特色,培育具有专业特色的思政工作品牌,以实现党建工作与学科建设的深度融合和相互促进。
天津师范大学民商党支部书记王春梅以《教育部样板支部建设经验分享》为题进行报告。她提出,支部建设应以教育党员为起点,深化理想信念教育,通过精细化管理,激励党员在教书育人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民商党支部建立了有效的监督机制,以实时掌握党员的思想动态,确保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在此基础上,支部以党建为引领,促进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通过宣传工作,放大师生的示范效应,激发群体的正能量;注重凝聚师生,将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有机结合,融入教学科研与学习生活。最后,支部通过密切联系群众,增强师生的归属感和获得感,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共同推动党支部的全面建设和发展。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杨敏生在其报告的《党建业务“一融两高”“双促双‘荣’”》中提出,党建工作对业务发展的引领作用是评价党建工作成效的关键指标。他从多维度系统总结了样板党支部的构思、申报与创建经验,提出要通过顶层设计加强党建引领,确保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围绕育人使命,强化“双融双促”策略,凸显专业特色,此外,要精雕细琢打磨材料,提升党建工作质量。通过党建与业务的相互促进与融合,实现事业高质量发展,彰显党建成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李欢欢在题为《守初心、铸匠心、砺恒心:贸大民商经济法学教师党支部建设汇报》的发言中,深入探讨了民商经济法学教师党支部在建设过程中的实践与成效。她强调,支部建设以学术团队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为核心,全面提升党建工作的品质和学科建设的专业水平。在具体实施上,紧密围绕“七个有力”的核心任务,构建了党建与教学科研相互促进的模式,通过创新工作机制落实党建工作,确保党建引领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的有效性。此外,支部还注重发挥法律专业优势,扩大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以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的深度融合,凸显了党建工作在提升教学质量和学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人才培养和法治建设中的关键地位。
海南大学经济法教研室主任、党支部书记刘云亮在题为《发挥法科“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领头雁”作用》的发言中,深入探讨了党支部建设的实践与成效。他提出,支部建设应紧密结合支部成员特色充分释放活力,并强化“双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刘主任总结了支部创建的四大亮点:首先,紧密围绕国家战略,为国家及海南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其次,充分发挥教学科研与党建的融合作用;再次,彰显教师队伍建设的引领效应;最后,打造“海南有需求,海大有作为”的亮眼清单,以高质量的事业发展彰显党建工作的成效。
会议闭幕式由东南大学法学院院长熊樟林主持。
东南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付小鸥作总结讲话。
付小鸥副部长在总结讲话中,首先代表东南大学,向与会领导、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和深入讨论表示衷心的感谢。她强调,本次会议中与会嘉宾分享的丰富实践经验和深刻见解将为全国法学院系的党建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并促进其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主办方,东南大学深感荣幸,也深刻认识到责任之重大。付小鸥副部长期待此次研讨会能够加深东南大学与各兄弟院校的友谊,共同推动党建工作与法学学科同向共行,助力我国法学教育事业达到新的高度。最后,付小鸥副部长向各单位发出邀请,欢迎各单位与东南大学开展更广泛、深入的交流合作,共同探索高校党建与事业发展的的“一融双高”新进路,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会议圆满结束
本次全国高校法学学科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各高校的大力支持下圆满落幕。来自全国各高校法学院系的党委负责人和专家学者们深入研讨交流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建设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凝聚了法学学科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共识。展望未来,东南大学法学院将持续总结学习先进经验,扎实推进党建工作机制创新,深化与各高校的交流合作,为促进法学学科党建事业持续发展贡献东南智慧。
(法学院温锐党建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