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善要:东南大学法学院讲师,东南大学人民法院司法大数据研究基地研究人员
【摘要】依托数智技术而实践的司法民主现代化在体现“中国实践”“中国贡献”的同时,也存在潜在风险,需要予以科学回应,进而实现司法民主现代化的深入推进。数智时代中国式司法民主的现代化呈现出场域虚拟化、过程数字化以及主体网络化的实践走向,具有促进司法由接近正义迈向可视正义、由结果公信迈向过程公信、由中心监督迈向分布监督的理论贡献。然而,数智属性下的司法民主也可能存在诱发群体极化、重构过程黑箱以及引发主体操纵等潜在风险。为此,需要通过虚实空间相互耦合的构建实现司法民主群体极化的消解,通过技术可解释与算法解释权的强化实现司法民主过程的再透明,通过数据留痕模糊化、技术监管制度化以及全面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司法场景中的实践,实现技术对司法民主参与主体干预的有效防范。
【关键词】司法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式现代化;可视正义
【文章来源】《法学论坛》202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