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下午,东南大学法学院温锐教学沙龙第一期暨温锐教学贡献奖颁发仪式在九龙湖校区教一203顺利举行。此次活动以“站好讲台:本科教学常见问题探讨”为主题,吸引了法学院三十余位教师参与,大家共同为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出谋划策。本次活动由法学院副院长单平基教授主持。
法学院党委书记刘启川教授致辞。刘书记首先强调了本科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地位,指出本科阶段是学生们知识积累、能力提升和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时期,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学院的未来发展。其次,刘书记高度称赞了孟老师对本科教学工作的卓越贡献。刘书记指出,孟老师不仅在教学管理上有着丰富的经验,更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成长倾注了大量心血。在孟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学院涌现出了一批批教学新秀,他们在各类授课竞赛中屡获佳绩,为学院赢得了系列荣誉。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孟老师的无私奉献和默默付出。最后,刘书记鼓励教师们锻炼教学本领,研习教学技艺,站稳讲台,爱上教学,共同推进法学院教学成绩再上新台阶。
随后,法学院院长熊樟林教授为孟红教授颁发温锐教学贡献奖,表彰她在教学领域的卓越成就与突出贡献。孟红教授在教学工作中始终秉持严谨认真的态度,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深受学生喜爱和同事赞誉。
在主题活动中,主讲人孟红教授首先介绍了本次活动主题确定的原因,讨论范围、研讨思路和方式,然后结合自己多年本科教学和督导听课经验,从教学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环节三个方面,梳理分析了青年教师本科教学中常见的十大共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她认为在课前准备环节存在三个问题。第一,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没有充分了解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导致教学大纲与培养目标脱节;教学大纲制定后没有在教学活动中予以有效贯彻落实。她强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每门课教学大纲制定的指导和依据,教学大纲对教学活动始终具有指导作用,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考核方式、内容的选择,都受教学大纲的约束。第二,第一次课的课前准备不全面,忽视对授课对象的了解和对课程性质、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知识体系、学习资源、学习方法、学习要求等方面的介绍。孟红教授指出,第一次课是课程和教师的“亮相”,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至关重要,因此教师要充分准备以展示个人和课程的魅力。第三,备课不充分,重视教学内容的准备,忽视教学方法的适用等教学设计。她建议年轻教师除了准备教学内容,还要进行教学设计,思考如何更好地呈现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孟红教授提出教师可通过参与青年教师培训、听课、同辈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学能力。
在课堂教学环节主要存在五个问题。首先,上课缺少导入环节和对介绍本次课教学目标的介绍。学生无法了解本次课的学习重点和要求。其次,在教学内容上偏重告诉学生“是什么”,要增加思考性、研究性内容,将“为什么”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作为教学重点。再次,课堂活跃度不高,互动不足。孟红教授提出,教师不能唱独角戏,应想方设法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要设计有效问题,给予学生思考时间,根据教学情况选择讲授式或案例分析式教学法。第四,讲课节奏单调。孟红教授提醒,讲课语音语调要有起伏快慢的变化,教师可走下讲台与学生互动,也可适时指导学生讨论,要加强与学生的目光交流。此外,孟红教授强调要关注学生到课情况,做好课堂管理。最后,要有效使用教学辅助手段,PPT的制作不宜太满,要从学生角度考虑展示效果,黑板则用于呈现PPT无法表达的内容。
在课后教学环节,孟红教授针对教与学不衔接,对学生课后学习无要求的问题,建议教师布置预习性、复习性和拓展性作业,合理确定平时成绩的评定依据。针对课程考核方式和内容在检测学生能力上存在不足,建议丰富考核形式,减少平时成绩评定的单一性和随意性。结课尽量不采用闭卷方式考试,合理设置试卷难易程度和题型。
此外,孟红教授还就教师的底线意识、个人情绪控制、师生关系处理、防止教学事故、上课着装等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
自由交流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教师们围绕孟红教授的主题报告展开热烈讨论,分享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和解决办法。如有的教师提出不同班级学生参与度差异大该如何应对,有的教师就如何设计更有效的课堂提问寻求建议。孟红教授及其他经验丰富的教师一一进行解答,现场交流氛围浓厚,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
单平基教授在总结发言中,充分肯定了此次活动的意义,鼓励教师们将交流成果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他强调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希望教师们在教学中发现问题,通过科研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推动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最后,全体参会人员合影留念,活动圆满结束。此次温锐教学沙龙第一期活动为法学院教师搭建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对解决本科教学常见问题、提升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未来,法学院将继续举办系列活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为培养更多优秀法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文字:程玥 王微微 图片:潘晨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