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佳颖律师为我院师生作“漫谈国际仲裁的庭审”专题讲座

发布者:宋宁伟发布时间:2025-04-17浏览次数:10

  4月16日,遥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严佳颖应邀走进东南大学法学院,以“漫谈国际仲裁的庭审”为主题,为师生带来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务洞察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易波主持。讲座伊始,易波副教授教授对严佳颖律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严律师的实务经历和理论研究进行了介绍。讲座以互动交流开篇,严律师首先邀请在场同学分享对 “国际仲裁” 的理解,在聆听同学们关于的看法后,以深入浅出的讲解带领大家走进国际仲裁的专业领域。

严律师从国际仲裁的核心定义切入,指出其作为解决国际商事、投资、体育、国家间等争议的高效手段,在全球化背景下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她结合《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UNCITRAL Model Law)和《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纽约公约》)等重要文件,阐释了国际仲裁的法律框架 —— 前者作为立法范本推动各国仲裁制度化,后者作为一个由172个缔约国签署的条约成为裁决执行的 “国际通行证”,而中国加入时作出的互惠保留和商事保留,亦体现了本土实践与国际规则的衔接。

谈及国际仲裁的优势,严律师提及其充分体现双方意思自治,灵活程度高,安全度高,保密性强及案件审理过程快速等特点,并结合自身经历,提出了对于上述优势的不同见解。对于普遍认为国际仲裁费用相对较高这个难点,严律师也分享了她的看法。随后,严律师为我们简要介绍了国际仲裁主要机构,包括:ICSID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ICC国际商会仲裁,SIAC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LCIA伦敦国际仲裁院,HKIAC香港国际仲裁中心,CAS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IETAC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

作为讲座重点,严律师详细拆解国际仲裁庭审的全流程。庭前阶段,从时间地点协商、证据文件准备到口译安排,证人出庭顺序,双方发言时长和庭审语言,每个细节均需精准把控;庭审环节,开案陈词需凝练核心诉求,事实证人盘问和专家证人环节需要高度的技巧性和详实的准备工作结合。她结合孙杨听证会等实例,说明技术辅助工具(同声传译、电子庭审系统)对跨境庭审的支撑作用,以及庭审笔录的意义。

通过分析Yukos海牙撤裁案,严律师分享了仲裁秘书(Tribunal Secretary)在仲裁中的特殊角色,以及Yukos案中因此引发的相关争议。

在互动提问环节,严律师和同学们就律师执业展开了热烈的互动交流。有同学表示现在律师行业趋于饱和,并且律师经常加班等原因都使得青年法学生不愿去律所工作。严律师表示律师工作虽然辛苦,但可能拥有其他工作所不具备的自由,且工作感受也取决于具体的团队。针对 “交叉学科如何规划职业路径” 的问题,严律师结合行业趋势指出,具备工科背景的法学生在知识产权(IP)领域具有显著优势。

近两个小时的讲座中,严律师将国际仲裁的理论框架、庭审事务与Yukos案、孙杨听证会等案例有机结合,不仅为师生打开国际仲裁庭审的实务视角,更以职业规划建议为学子们点亮方向,赢得现场热烈反响。